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暖春之旅”開創新紀元 更顯中國對日自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2 02:19:11  


 
四、首腦互訪走上正軌 中日關係有了安全閥

1、首腦互訪走上正軌 給中日關係裝上安全閥
  在胡錦濤日本之行發表的重要講話與簽署的聯合聲明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漢字,是“互”字:互訪、互依、互惠、互利、互補、互信……既說明中日關係的複雜與密切,也說明由互訪開始,最終達至互信,是中日關係面向未來的必由之路。以往中日關係經歷過的低潮、遇到過的障礙、未解開的心結,都跟缺乏互訪、缺少互信分不開。(香港《大公報》)

  5月7日簽署的聯合聲明中,還對兩國領導人的定期互訪機制做出規定,確認“原則上隔年互訪,在多邊場合頻繁舉行會晤”。以共同文書的形式,對首腦定期互訪做出制度性安排,可以說,邁出了構築雙邊危機共管機制的第一步,可喜可賀。出于歷史的原因,或同爲東方國家的民族性格使然,兩國關係的好壞親疏受制于領導人個人的心理、思維的因素頗大,幸也好,不幸也好,這是一種現實。而首腦互訪機制,正是對基于這種共同的社會心理之上的兩國關係現實的具體回應,是一道最有效的“安全閥”。(北京《新京報》)

  全球媒體關注和報道“暖春之旅”,强調“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十年來首次訪日”。這是歷史事實,也是中日兩國國民熱切關注的焦點。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是亞洲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國家元首在過去十年未訪問日本,是中日曾經“政冷”的結果。而中日關係從冬天走向春天,兩國高層互訪就是晴雨錶、催化劑。從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到溫家寶的“融冰之旅”;從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到胡錦濤的“暖春之旅”,一再證明雙方建立領導人定期互訪機制的重要性、必要性。(香港中評網)

2、政經兩熱已可期待 中日關係瓶頸正在突破
  從2006年10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開始,繼之以2007年4月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融冰之旅”和2007年12月現任日相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到現在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暖春之旅”,中日兩國終于扭轉了小泉純一郎出任首相後堅持參拜靖國神社所導致的雙邊關係冷却僵局。

  經過十年的所謂“政冷經熱”,甚至一度陷入“政冷經冷”的低谷,中日關係看來正在加速趨暖,有望走上政治與經濟兩熱的道路,或至少是將兩國關係帶到一個新起點,標志著過去一直因歷史問題而無法真正達致互信的不正常關係正在納入正常化的軌道。胡錦濤和福田康夫所簽署的《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成了兩國自1972年建交以來所發表的第四個主導雙邊關係的重要文件,雙方由此確定了接下來將開展的戰略互惠關係的基調。(新加坡《聯合早報》)

  隨著中國信心日强,它對日本的疑慮顯然已逐漸消退,由此也出現了在外交上改變舊思維和采取新戰略的契機。聯合聲明稱“雙方同意就聯合國改革問題加强對話與溝通,努力增加共識。中方表示重視日本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願意看到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對北京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心理突破,顯示中國領導人在國際事務上已具備更大的自信,也有了更大的信心,突破中日關係的瓶頸,擺脫歷史的羈絆,面向未來。(香港中評網)

3、未來不可過于樂觀 中日之間暗涌仍未平息
  但是,人們對于中日關係展開新局也不能過度樂觀。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金熙德指出:大家不能誤解爲中日已經萬事都解决了,一了百了了,不是這樣。我們知道中日還有一些結構性問題,從今以後要解决的。

  第一,中日戰略呈現結構性矛盾的問題不容易解决。金熙德指出:最大的結構性問題是互相把對方看作對手,日本有强烈的“中國威脅論”,還沒有消失,政界和軍界,日本每天都在構築日美同盟,這個日美軍事同盟爲什麽要强化,分析家們普遍認爲,美日同盟有針對中國的含義,還有干預臺灣問題的含義。所以中國希望日方拿出更加清晰的說明來,但是日本至今還沒有拿出來。

  第二,中日之間關于臺灣問題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基本的解决。金熙德說,他認爲中日今後在包括臺灣問題在內的問題要進行對話,這次對非常敏感的問題,拿出了原則性的聲明,而沒有具體闡述。

  第三,中日民衆感情問題還沒有得到基本的解决。金熙德認爲,胡錦濤訪日之前,西方媒體,包括日本一部分媒體給胡錦濤訪日設置了障礙,從毒餃子事件,到西藏問題,到奧運問題,鋪天蓋地的負面報導。去年12月福田首相來的時候,中國還有國際輿論籠罩著一種樂觀氣氛,但是過了新年以後大家都進入了悲觀論,所以胡錦濤訪日推遲了。民間的民衆感情沒有解决。上述三大問題得不到解决之前,中日關係注定是坎坷不平的,注定是有可能會繼續走彎路。(香港中評網)

  早在1984年就曾領導中日青年交流的胡錦濤,在日本的政治界、企業界、文藝界都有很多朋友。他闊別十年再訪日本,在給外界對兩國關係的改善帶來期許的同時,兩國共同(包括各自)面對的問題仍有很多,在舊曆史上建構一個新未來,必然會産生出一些新的課題,加强溝通,增進瞭解,重建信任——和諧世界的理念,的確首先應從睦鄰友好開始。(美國《僑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