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西南大旱揭開積弊 中國痛定思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2 23:03:41  


 
經濟效益高於一切 警示西部開發

◆天災背後 人禍蹤跡隱約可見◆

  表面看,旱災主要是因降水過少造成的,屬於天災。但一個地區的氣候變化,往往與本地生態系統的改變有緊密的聯繫。此次西南旱災中的一些“人禍”因素的蛛絲馬跡應當引起足夠重視。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猶如一個加速器,不計社會與環境資源代價地追求經濟發展,對經濟有利的事業迅猛發展,而經濟效益較低或回報較慢的工程乏人問津,最終不論是社會、環境都不堪重負,結構性矛盾不斷暴露。(新加坡《聯合早報》)

  大力開發西部,曾是各級政府呼籲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礦產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開發,西部的原生態林變成了桉樹林、橡膠林,西部的荒原變成了城鎮。讓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來,無可厚非。但是西部生態的脆弱,西部物種的珍惜,以往西部人與自然是如果相處的?在挖掘時,開發時,種植時,建設時,我們認真地研究過西部人與自然的關係嗎?(北京《新京報》)

  對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對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以及出於經濟目的任意改變一定範圍內的生態環境,都對此次旱災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已經到了無處可尋水的地步。看看日益幹涸的嘉陵江和漓江,看看已經“瘦”成幾根線的黃果樹瀑布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北京央視網)


◆水電站“挾持”水資源 水利早已成“水害”◆

  把乾旱全部歸咎於天災,是最省事最不負責任的做法。我們面臨的不僅僅是眼下抗旱的問題,更重要的也許是對水資源戰略和水利模式的反思與改進。

  中國是一個水利工程很多的國家,目前已是世界上水庫數量和規模最為龐大的國家之一。但已有專家指出,近三十年來,真正對於解決地域廣闊的農村供水和農業用水的水利投入卻處於惡化趨勢,已有的工程系統大量病損,導致應對災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近年來,相對於農村的基礎水利工程備受冷落,大大小小的水電工程特別是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的水電工程卻備受各級政府青睞,在西南地區各流域遍地開花,如火如荼。個中緣由,不難理解。農村水利建設是長期利益,見效緩,對GDP貢獻小、無財稅之利、無政績之顯。而河流水力資源的出讓尋租,和經營土地、礦產等公共資源一樣,都是不斷給政府帶來利益的“搖錢樹”。(上海東方網)

  尤其是這些年,西南地區的水電站建設密集上馬,一座水電站,就會對河流的流域生態帶來重大改變,金沙江上游現在有“一庫八級”電站在修建中和將要修建,上游對江水的蓄積,不僅讓下游的河道幹枯,也會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電開發的總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幾十個三峽大壩的水平,如此巨大規模的水電開發,將造成怎樣的生態影響,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個原因?

  其實,且不說水電站對生態的改變,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已明顯成為旱情加劇的一大原因,最近貴州大旱就暴露出這樣的一個案例:2009年上半年,水城縣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電站有霧龍河電站和加克電站。正在加緊施工的有順場電站、何家寨電站、金獅子電站、烏圖河二級電站、猴場電站等6個電站。2000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環境使者”的汪永晨評論說,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已明顯成為旱情加劇的一大原因,水資源成了電站老板和產權人控制的砝碼。農民灌溉用水必須看水電站老板的臉色。水電站的快速建成,加劇了當地民眾與水電站產權人的水源爭奪。(北京《新京報》)

  而許多水電工程特別是大型骨幹工程,都被賦予了發電、供水等諸多功能,但“熊與魚掌不可兼得”,許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實際上功能常常被單一化,使水資源的供求矛盾加劇。

  例如,當西南地區眾多的水利工程都是以發電為首要功能時,水庫的“調豐補欠”就成為一種宣傳的誤導,由於電站水庫的基本運行模式就是汛期洩洪、枯期蓄水,所以往往造成汛期洪峰加劇,枯期流量更枯的效果,在具有梯級水庫集群的大河幹流上,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廣東《南方都市報》)


◆橡膠林桉樹林如同抽水機 惡化生態環境◆

  這次雲南的大旱,被歸結為“百年一遇”的大旱,雖然目前並沒有資料顯示百年前雲南有過如此嚴重的大旱。不過,可以確信的是,今天的雲南,已經完全不是百年前的那個雲南了。雲南的整個生態環境,已經被完完全全的改變了。(湖北荊楚網)

  為了經濟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態林,大力種植橡膠林和桉樹林,而這兩種速生豐產林都被形象地稱之為“抽水機”,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樹還是“霸王樹”,它生長了,其他物種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生態遭受顛覆性的破壞。

  根據有關有資料,雲南橡膠林集中的西雙版納地區,上世紀80年代後,有霧日減少了30天,現在更減少了60天,說明當地濕潤度下降,區域性氣候出現變化。而現在,雲南橡膠林面積達300萬畝,桉樹林的規劃面積更達到3000萬畝,如此龐大的生態系統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個誘因?(天津北方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