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最嚴新政出台 樓市能否破除越調越漲怪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9 06:52:27  


 
二、新政嚴打投機 炒房團成了替罪羊

1、二套房貸款“認房不認人” 盡顯調控決心

  樓市泡沫膨脹迅速的原因主要是投資和投機購房過盛。目前北京等城市投資、投機購房比例已經達四成左右,而一季度70個大中城市房價的持續上漲,大量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也是主要推手。因此,國家近日出台的“新國四條”“新國十條”都突出了對過度投機、投資購房進行精准施治,其中“緊縮信貸”、“加快制定調節個人房產收益的稅收政策”、“對房地產企業土地閑置及炒地行從重處理”三大措施力度之大,最引人注目,可謂樓市去火強效藥。(天津北方網)

  4月22日,國內各大媒體爆出了此輪樓市調控最強有力的撒手鐧——二套房認定新標準將“認房不認貸”。這是前所未有的“重手”,銀監會監管一部主任楊家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二套房的認定標準將變為“認房不認貸”,只要家庭擁有一套住房,不管有貸沒貸,再次購買都認定為二套房。這比起以往銀行系統“以貸款認定二套房”的方法嚴厲許多。

  在業界不同版本的解讀中有觀點認為,二套房認定標準的變化,意味著要讓房地產恢復其居住的根本屬性,這是房改10年以來的一次重大轉折。但是,用計劃的手段能否抑制住房的投資功能,還是讓外界充滿了猜測。(浙江《金華日報》)

  也有業內人士驚呼,此次調控中央政府的決心非常大,“幾乎把投資投機的漏洞都堵上了”,“新政是對炒房者下的封殺令”。(北京《新京報》)


2、調控未傷房價先傷買家 新政欺軟怕硬?

  仔細分析此次調控,調控手段幾乎拳拳打向投資客,集中於投機、投資需求甚至是“外來者”的自住需求,卻沒有一拳打中開發商,對供應端的根本症結,如政府壟斷土地供應和只有房地產商才能建房子賣的產品供應方式,也基本上沒有觸動。這種調控手法,不能不讓人生出欺軟怕硬“專捏軟柿子”的感慨,可謂未傷房價,先傷了買家。(廣東《新快報》)

  對於開發商來說,市場需求大而供應量少的格局並沒有改變。如果僅僅從住建部繼415國務院新政出台後,配套推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來看,對開發商還是打擊“捂盤”這一招,難以持續擴大市場供應量,也因此無法改變開發商對高房價的預期。

  回望2007年,927房貸新政之所以能發揮“奇效”,不完全是拜房貸政策調整所賜,根本原因還是開發商屢屢製造地王,瘋狂拿地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所致。經過去年一輪熱銷,開發商手裡的“彈藥”還非常充足,短時間內不急於回籠資金。更何況,他們手裡還握著土地財政這個法寶,把地方政府綁在了高房價的戰車上。一旦房地產市場低迷,政府很快又會掉轉頭來救市,這一點早就被開發商看穿。(上海東方網)

  因此,什麼時候不需要政府用無數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也能正常平穩發展,這個市場才算成熟了。如果一年一調控,樓市像股市一樣成了消息市、政策市,那麼很難讓人不把它當作投資產品來炒賣,政策調控就將成為炒房族的幫凶。(廣東金羊網)


3、樓市“一抓就死一放就亂” 土地財政肇禍

  “一抓就死,一放就亂”這已是不少行內人士對幾年來宏觀調控政策的看法,而要走出這個周期律,只打炒樓人這只小蒼蠅是遠遠不夠的。此次政策調控雖然從土地、信貸、市場秩序三個層面一起動刀,但這些政策效果的最終顯現,依舊被地方政府拽著關鍵的環節。(四川《華西都市報》)

  中國房價之所以飈升不落,有幾個根本的原因:一、土地本身具有稀缺性,但這不是天價房價的主要原因。二、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隨著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房地產市場的興起,巨額的土地出讓金拯救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此謂“土地財政”。三、城市住宅供應的壟斷模式。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政府與理論界關於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形成的共識是:住宅供應實施政府建房、合作建房、私人建房和開發商建房多元並舉。過去的二十年,一些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的利益聯盟捨棄了城市房屋供應渠道多元化的改革路線,造成開發商對城市房屋供應的壟斷。四、巨大的流動性和通貨膨脹預期是高房價的重要動力。房地產已經不是普通的商品,更非特殊的民生產品。

  目前,地方上調控房地產市場進退兩難。房價跌落,地方財政將會斷奶;房價飈升,引發全面金融危機的風險又會大大增加。所以,在房價問題上,有關部門始終在走平衡木,一方面,無法重新洗牌,進行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又需時時防範,給房地產市場注射“鎮靜劑”,以防泡沫崩盤。中央政府歷次“樓市新政”,僅僅是這一失衡機制的微弱平衡器——樓市對整體經濟拉動非同小可,以確保經濟增長為第一要務的中央政府也最終會向地方妥協,讓調控適可而止。(北京《法制日報》)

  在這種模式之下,地方政府獲得數以萬億計的收入,銀行獲得豐厚的貸款利息,開發商成為億萬富豪。而大多數普通人,則只能紛紛舉三代之財力,飛蛾撲火似的成為房奴。

  近幾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已成為中國社會貧富分化的催化器,它剝奪了絕大部分普通人的財產,將之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中。在這個擊鼓傳花式的遊戲中,誰跑到前面,誰似乎就能獲取更大利益。誰不跟著跑,誰就將被拋得更遠。一旦房價跟大多數人的年收入再也沒什麼關係,整個遊戲就將戛然而止。此時,那些跑在前面的短期獲益者,如果不能及時離場,也將受到致命打擊。(廣東《南方周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