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追問上海大火 民心工程何以變身奪命災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2 21:12:33  


 
四、消防成為軟肋 敲響高樓時代警鐘

1、消防望烟興嘆 暴露高層建築安全軟肋

  上海靜安28層高樓大火死亡人數之多,在建國以來上海的歷史中都是極其罕見的。剛剛過去的世博會,讓上海這座大都市再次煥發出蓬勃的生機。世博會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言猶在耳,然而,事實却再一次顯示了火災面前城市的無助。(北京中國網)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靜安區又位於上海的中心地帶,在這樣一個中心中的中心地點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火,一向將上海作為香港強力競爭對手的香港媒體覺得很詫異。世博會前夕,上海消防系統進行過多次消防演習,從電視上看,雄赳赳氣昂昂,各種設備齊上陣,似乎無所不能,但真的遇到火災,這些消防却只能望烟興嘆,束手無策。(廣東中國時刻網)

  上海在這次大火中的消防表現,與此前頻頻高調亮相的國際化消防水平嚴重不符。多位小區居民和幸存者對救火現場的描述都顯示,消防隊員個人的英勇表現毋庸置疑,但是消防設施與應急反應系統水準太差。(北京《財經》雜誌)

  據上海官方通報,728號樓火勢于15時22分控制,18時30分基本撲滅。在這四個小時中,728號樓的燃燒更像一座“煉丹爐”。一般來說,高層火災破壞力會因為風、“烟囪效應”等的影響而加劇。所謂“烟囪效應”,因為高層建築內部的大量管道、竪井、樓梯間、電梯井、排氣道等直通頂層,形成一個拔風的“烟囪”,使火勢迅速向上蔓延,高層風力作用又使燃燒更加猛烈。上海市消防局的一個試驗測試數據顯示,一座高度為100米的高層建築,在無阻擋的情况下,烟氣順竪向管井擴散至頂層只需要30秒,整幢建築瞬間即可形成“立體火場”。在這種情况下,逃生很不容易。“以一棟80層的建築為例,烟氣自下而上擴散到頂層只要1分鐘,而人員自上而下疏散到底層最快也要30分鐘。”公安部消防局防火處高級工程師薄建偉告訴記者。(北京《瞭望東方周刊》)

  上海市消防局局長陳飛11月16日介紹,在現場採取的戰術是,滅火與救人同步進行,內攻與外攻同步實施,堵截與強攻相結合,近200名隊員冒著濃烟高溫實施強行內攻。對消防人員來說,無論是內攻還是外攻都非常困難。首先是內攻通道受阻。當時大樓的烟氣非常濃,內部火勢已經處於猛烈階段;其次燃燒面太廣。外圍的火勢也使得屋內被困的人員無法靠近窗戶,從窗口、陽台等處向外逃生、呼救。一些火災逃生常識,比如躲在陽台等待救援等,在這起火災中無法起作用。

  中國科技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立中認為,此次救援已盡力,對火勢控制也竭盡所能。對於多點的立體火災,目前學術界還沒有更好的解决辦法。同為立體燃燒的美國紐約“9•11”現場,未能撲滅大火,消防人員主要的工作也是強攻救人。(北京《財經》雜誌)


2、警示“高樓競賽” 消防能力制約建築高度

  上海的這場高樓大火震驚了全國,因為這場大火雖然發生在上海,但在城市建設的高樓時代,這場大火觸動了每個城市人對自身安全的憂慮。(山東《齊魯晚報》)

  如今,在國內大中城市,高樓叢林正成為日益流行的“風景”。無論是出于一些人對地標建築的主觀偏愛,還是出于土地資源稀缺的客觀原因,城市裡的高樓是一座座拔地而起,高度紀錄是一破再破。但華麗的高度可能帶來風險,龐大的體量可能暗藏隱患,在消防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决、安全工作疏漏處處存在的情况下,一旦發生火災,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上海這場大火,實際上是為所有城市爭先上馬高樓、超高樓再次敲響了警鐘。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地經濟實力明顯提升。高樓林立成為不少地方發展的遠景和目標,似乎惟有爭奇鬥艶、高聳入雲的建築,惟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高度數字才能充分展示出一地發展的巨大成果,各地的“高樓競賽”由此而生。但用安全第一這把標尺仔細丈量這些高樓,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巍峨挺拔、富麗堂皇的高樓並不值得驕傲,甚至會讓人捏一把汗。(《北京日報》)


3、消防“自救”困局 住宅防火標準陷入兩難

  “高層建築的消防,‘防’永遠是第一位的。”同濟大學建築系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訴本刊記者,由於消防技術手段在現階段無法跟進,目前破解高樓滅火難題基本都立足于“自救”。所謂“自救”,並非指依靠大樓內的人自行滅火,而是指依靠建築的“內功”滅火。(北京中國經濟網)

  在“11.15”火災中,明顯缺乏“自救”措施。“合格的高層建築應有非常嚴格的防火設計規範,如配備烟霧警報器、樓內噴淋裝置等,”該教授說,一旦出現火苗,警報聲響,救援人員就可迅速抵達現場,控制火勢。

  但這些裝置一般只局限在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中使用,國內的住宅建築還很少使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防火研究所所長李引擎認為,在實際操作中,住宅建築的防火標準比公共建築低,是因為“涉及住宅建設的投資、價格問題,一旦價格過高老百姓很難承受”。(北京《瞭望東方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