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揭秘“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物流業背黑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9 21:56:39  


 

一、賣菜難、買菜貴 物流成為眾矢之的

1、聚焦“物流頑症” 菜價最後一公里上漲二十倍

  在產地山東批發兩分錢一斤的大白菜,到北京的零售市場將賣到一元錢。“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的兩難境地中,國內蔬菜流通體系以及中間的物流成本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此,央視“經濟半小時”記者一路追蹤了山東壽光蔬菜從收購、運輸、批發直至零售的整個過程。記者表示:之前,我認為物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之所以菜價高,可能是物流環節的層層加滿,但是我去瞭解情況之後,發現物流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微利行業,跑運輸越來越難了,因為現在各種成本都在上漲,油價在漲,勞動成本在漲,包括倉庫的租金都在上漲。(北京《中國經營報》)

  “我們賣的捲心菜每斤1元錢,都是北京附近地區生產的,不是從山東進的貨。”5月11日,北京市朝陽區十裡堡“便民市場”的菜販潘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山東地區的捲心菜很便宜,但是把蔬菜運到北京要經過很多環節,蔬菜的新鮮度也不容易保證,價格方面還不如北京附近地區生產的蔬菜划算。(北京《華夏時報》)

  以北京市場的蔬菜西葫蘆為例,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竟然翻了20倍。而進城的“最後一公里”費用要比從產地運出來的一千公里費用還要高出150%。最讓人驚詫的還不在於中間的加價如此之多,而在於這個加價實際上並未悉數進到菜販的口袋裡,而是被搬運費、攤位費、保管費、高速公路收費、交警罰款等瓜分掉。尤其是後兩項,數額之巨,有時弄得司機寧可不要車和貨,也不想交罰款。(美國《僑報》)


2、中間加價過多 市場管理環節難辭其咎

  一方面是菜農賣菜難,收不回成本;另一方面是城鎮居民買菜貴,望菜興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自治區商務廳一名工作人員認為,主要是流通環節出現了問題,蔬菜從菜地到餐桌要經過採購商、二級批發商、批發市場和零售攤販等多個環節。具體來說,蔬菜先由農村經紀人收購後,運往當地的批發市場;各地的批發商再到產地的批發市場採購,然後運往銷地的批發市場;最後才是各地菜販到批發市場進貨。每一次轉手,價格都會增加,其結果就形成蔬菜產地與餐桌之間的價格落差。(廣西《南國早報》)(廣西新聞網)

  是誰讓這“最後一公里”的菜價驟然拉高呢?有人說,是市場之手造成的,此話只說對了一半,菜販看似是菜市場的定價主體,實則不是。單個投機商不可能大面積抬高菜價。而眾多菜販何以能齊步拉高菜價呢?問題便出在市場管理環節。

  近日《京華時報》有一則新聞,說的是北京為緩解菜賤傷農問題,從4月25日起至5月15日止,對大白菜、圓白菜、芹菜這三個品種免收進場費,此舉可降低25%的成本。日前,媒體在查找“菜籃子”到市民終端菜價過高的原因時發現:在生產、運輸、批發、零售等諸多環節中,末端成本更大,在某些地方,此類末端成本還大得驚人,幾乎占去了一大塊。(北京中國經濟網)

  菜市場管理者之所以不動真格的去過問菜販狂拉菜價的問題,並非他們不知道自己有管理物價、品質、安全方面的職責,而是他們心知肚明,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月月穩收不菲的進場費、管理費、衛生費等,對菜販的高菜價往往聽之任之。

  以北京為例,攤位租賃和管理費近10年漲了10多倍,有些地方還強令攤主高價購買本市場“特許”的塑膠袋,這些成本均計入菜價,占到蔬菜零售價的近一半;另外,幾乎所有的菜販還會面臨除了“進場費”一類的“菜過拔蔥”的盤剝費之外,還有菜販給少數個人的好處費。(北京《工人日報》)


3、市場機制失靈 買菜還會貴 賣菜還將難

  據瞭解,農民賣菜為什麼難,原因在於以下幾點。第一,農民種菜的時候,不知道其他農戶種了多少、種了什麼;第二,我國蔬菜種植的區域佈局越來越遠離城市,北京市民吃的很多蔬菜是來自山東、海南,甚至更遙遠的西部地區;第三,農戶蔬菜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換言之,農民只是種一種或兩種蔬菜,一旦該菜價下跌,農戶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那麼,消費者買菜為什麼貴?首先,土地的價格在不斷上漲;其次,肥料、石油等生產資料的價格也越來越高;最後,供蔬菜流通的城市業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蔬菜銷售是通過“馬路市場”,不收任何費用,現在蔬菜進入批發市場要收費,而隨著“農超對接”不斷推進,蔬菜進了超級市場,將會面臨更多進場費。(北京《中國經營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