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炳德訪美 中美新型軍事關係浮出水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4 06:00:10  


 
四、共建新型關係 中美面臨“三座大山”

1、求合作促平等 中國明確提出“新型軍事關係”

  當華盛頓時間15日晚抵達杜勒斯機場後,陳炳德上將隨即發表了書面講話。他說,此次訪問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增進了解、加強互信、促進合作,推動建立21世紀第二個十年相互尊重、合作互惠的中美新型軍事關係。

  這是中國第一次明確向美方提出“新型軍事關係”的概念,吸引了外界的注意。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對此解讀說,這個新概念有一條嚴謹的邏輯鏈,應該是中方深思熟慮的結果。羅援少將說,只有增進了解,才能積累共識、建立互信,有了互信,才能促進合作。沒有互信的合作是不牢固的。至於中方為何提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羅援少將的理解則是,基於前一個十年兩軍關係磕磕碰碰,時而跌入低估,中國希望朝前看,寄往於第二個十年積極促進兩軍關係改善。但是,中國的期望有一個重要前提——相互尊重。(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有內地學者進一步將這種新型關係的內涵歸納為“平等的合作關係”,一是平等,二是合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近日發表了評論文章,指出發展中美軍事新關係,需要“求合作,促平等”。(北京鳳凰網)


2、平等互利不易 三大障礙阻礙中美合作

  “中美新型軍事關係”的建立首先必須解決三大障礙。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指出,首先是美對台軍售問題,如果美方繼續對台售武,中方必然將作出反應,美方應認真考慮並逐步解決該問題;其二是美國艦機對中國近海實行大範圍、高強度的偵察,嚴重影響了兩軍的互信;三是美國國內歧視性法律問題,如一些法律限制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兩軍交往領域等,需美方調整和廢止。(上海東方網)

  訪美過程中,陳炳德對這三個問題均進行了警告或批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位中國上將直言美國以《與台灣關係法》這種國內法來保證台灣安全,是“干涉中國內政”,“太霸氣”。中國軍事專家認為,這些表態再次說明,這三個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若不得到妥善解決,將成為中美軍事關係中始終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軍事專家彭光謙表示:“在中美關係走向的問題上,中國不能一廂情願,對中國來說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發展中美軍事關係,因為我們對美國軍事力量不構成任何挑戰,不對美國安全構成任何威脅。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穩定的、健康的雙邊關係,這個關係是否保持,建立在雙方對核心利益的關切方面,建立在平等互利互信方面。如果雙方沒有起碼的相互尊重,沒有對核心利益的關切,這個關係是很難維持的。”(北京國際在線網)


3、兩軍疑慮仍在 中美軍事交流不會一帆風順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部研究員洛岩指出,除了促進了中美兩軍的互信和軍事交往,並重申了我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外,陳炳德總參謀長此次訪美取得的重大突破還包括開通軍事熱線和舉行聯合演習。洛岩分析說,中國在中美關係上一直抱著和平善意的姿態,只要美國不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有害中美關係的錯誤舉動,中美關係總體上會保持目前積極的發展態勢。(《北京青年報》)

  正如美國《基督教箴言報》所說,美國希望建立危機處理熱線,而中國要求美軍離開中國近海;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而美國軍方認為這是國會的事情,軍方無能為力。因此,中美兩軍除了保持最低程度的穩定關係外,雙方的軍事交流都不會太樂觀。(北京《世界新聞報》)

  可以預見,陳炳德訪美之後,中美軍事關係暫時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但是,未來的中美軍事交流不會一帆風順,理由有三:其一,中美軍事實力差距不斷縮小,導致美國朝野普遍產生恐慌和焦慮心理,希望在軍事上牽制中國。近年來,中國先後試驗成功反衛星武器和反導系統,但與這些防禦性武器相比,中國研製反航母武器、航母、攻擊型潛艇、隱形戰鬥機等進攻性武器的傳聞更令美軍方人士寢食難安。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最新報告認為,中國的常規導彈已有能力襲擊美在東亞六個空軍基地中的五個。“中國軍事威脅論”在美國甚囂塵上,並衍生出種種版本,如“海軍威脅論”、“空間威脅論”、“導彈威脅論”等。美國地緣政治學家羅伯特•卡普蘭認為,中國正在發展一支“藍水海軍”,而美國試圖維持其在太平洋上的霸權,因此一定程度的緊張和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美國存在恐慌心理,就不會拆除為中美軍事交流設置的三大障礙,中美軍事交流的前景仍將充滿變數。

  其二,一個令人憂慮的趨勢是,中美之間本來不多的互信在減少,本來不少的戰略猜疑在增加,這將使軍事交流的質量大打折扣。在美國軍界,很多人懷疑中國企圖將美國軍事力量逐出西太平洋。近來有軍方人士認為,中國海軍正在發展所謂“區域介入和拒止”軍事戰略,試圖突破島鏈封鎖,在台灣海峽、南海等地發生武裝衝突時阻止美軍介入。在中國的軍方、民間人士甚至部分學者中,同樣也有很多人懷疑美國有遏制中國的企圖。他們懷疑甚至認定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對中國實施戰略包圍和遏制。

  其三,中美軍事關係缺乏牢固的基礎,恢復軍事交流和以往一樣,不是因為中美雙方的相互認知發生了根本變化,而是出於維護自身安全利益考慮,只是權宜之計。首先,中美兩軍都迫切希望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和技術進展。“知己知彼”是兵家常識,如果軍事交流長期停滯,將導致對對方軍事戰略和技術進展的了解不夠,容易產生誤解和猜疑。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關切中國軍力增長的戰略意圖,而中國也對美國研發導彈防禦系統的意圖和進展非常關心。其次,中國周邊發生的一系列危機使兩國政治領導人認識到,軍方有必要加強溝通。軍方往往代表各自國家最強硬的立場,喜歡放狠話。如果兩軍在發生危機時溝通不暢,隔空喊話,再被媒體添油加醋,很容易造成誤解、誤判,導致危機升級,嚴重損害兩國關係。此外,當前美國經濟不景氣,正在考慮削減國防預算,因此無力獨立承擔反恐、防擴散、打擊海盜等國際安全事務,需要其他大國的合作與支持,而要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軍事交流是先決條件。(北京《瞭望》新聞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