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作家拜謁舜陵:共尋中華傳統文化之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3 00:24:37


兩岸作家拜謁舜陵(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永州4月23日電(記者 林艷 陳承)正所謂,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說起舜帝這位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創始人,人們總會不由地點頭稱讚。他的 “以情感人,以德化人”精神,備受後人推崇。22日上午,“兩岸作家湖湘文化行”採風創作團拜謁了位於湖南永州寧遠縣九嶷山的舜陵。

  舜陵是為紀念中華民族始祖之一—舜帝修建的陵寢。舜帝史稱虞舜,姓姚,名重華,黃帝的第九代孫,是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首領,歷史上被尊崇為五帝之一。舜生於諸馮(今永濟市張營鄉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堯選為接班人。繼承帝位後,舜勵精圖治,選賢任能,發展經濟,安定民生,實施教化,成為後世所敬仰的楷模。

  舜被孔子稱為“大孝”、“純孝”。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就因為孝行而聞名。舜帝這種身體力行創造的道德文化,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影響整個東方文化。據史料介紹,舜的家世甚為寒微,處於社會下層。舜的個人遭遇更為不幸,父親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就去世後,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繼母生了一個兒子叫象,父親和後娘十分疼愛象,卻對舜極為不好。舜雖然生活在這樣一種“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裡,卻對父親和繼母非常孝敬,與弟弟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遇到家人要加害於他時,他就及時逃避;稍有好轉,就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面對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讚。

  台灣明道大學教授、作家蕭蕭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舜是中華民族最高的道德典範,從幾千年前到現在,這種典範深深地影響了中華的子孫們,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父母對他不公平,他仍然對母親孝順,對弟弟有愛,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後來成為君王,他禪讓帝位,這是“仁”。執政後,在地勢路況不方便的情況下,堅持南巡,了解民情,這說明他也是一位為人民服務的好君王,徹底地施行了“仁政”。蕭蕭說,“希望回台灣後,把水經注中講述舜帝南巡的地理情況再看一遍,然後結合舜帝陵的實地觀察,把舜的事蹟用散文的方式表達出來。”

  舜帝陵的四周山勢連綿,如此這般地理形勢堪稱帝王至尊。蕭蕭說,舜帝也是中華墓葬的開始。沿路上,他一直在觀察公路兩旁,現在湖南人的墓葬方式,墓的上面都插滿不同的旗幟,大概有一二十支,這在台灣的墓葬文化裡是沒有這個現象的。也很好奇這樣的祭祀的意義何在,這也值得我們去比較不同地區埋葬、祭拜先人方式的不同。當然形式上有所不同,目的應該都是懷念、致敬,但這種形式的不同還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也希望閱讀有關典籍,去了解禮儀文化儀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