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兩岸政治話語完全融合沒有必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5 12:35:22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福州10月25日電(記者 黃蔚)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今日在第二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表示,兩岸之間政治話語客觀存在差異性,兩岸在政治話語上的完全融合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此建議兩岸應該在彼此欣賞和包容的基礎上,創造兩岸人民共同生活平台,在共同的生活過程中構建適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求的新的兩岸政治話語體系。

  劉國深指出,兩岸政治話語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其產生的各種因素中有一部分是我們無法主觀而粗暴地將其消滅的。任何政治體系內部都或多或少存在政治話語的差異,只要不會顯著影響政治系統穩定和人民的生活就不應該當成問題,有很多差異甚至可以成為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因此,兩岸政治話語完全融合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強制性地定位甚至有可能給兩岸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因此我們建議兩岸雙方可在彼此欣賞和彼此包容的基礎上,以便民利民和追求兩岸民眾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為目標,創造兩岸人民共同生活平台,在共同的生活過程中構建適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求的新的兩岸政治話語體系,”劉國深表示。

  劉國深具體指出,首先,兩岸既要立足兩岸政治現實,也要突破政權之爭的本位思想藩籬,著眼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中國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國家和民族意識是兩岸雙方的公共財,在海峽兩岸之間的場合,儘量避免使用和“國家”相關的政治話語。中國大陸方面的“一個中國三段”論表述方式的演進,就是充滿善意的政策調整。最近6年來,雙方涉外領域的政策行為也是一項明智的選擇。雖然尚不具備進行終局性政治安排的條件,但雙方對某些政治現實的尊重,的確減少了許多兩敗俱傷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