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毅夫台灣中大開講 “冥婚”議題好神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9 14:38:15


汪毅夫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演講“閩台冥婚舊俗之研究”。(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2月19日電(記者 高易伸)大陸全國中華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19日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演講“閩台冥婚舊俗之研究”,該系助理教授羅景文表示,汪老師是兩岸非常重要的閩台文化與文史研究者,之所以邀請他來演講這題目,除汪學識淵博豐富外,他也實際觀察到閩台地區仍有冥婚習俗存在。羅說,汪用宏觀的視野、歷史的縱深、社會的安定現狀與男女性的立場去解析冥婚現象。

  羅景文表示,汪毅夫演講特色在於很多資料是他親自看過或實地去現場所見,這些都是其豐厚學養的表現。羅表示,汪毅夫老師的專業與我們的課堂設計符合,有關“冥婚”的議題我們過去也在課堂上討論過,因此由他來演講再適合不過。

  汪毅夫現任大陸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國台聯會長,政務繁忙也不減學術熱愛。近年來以學術專長和台灣高校有頻繁交流。汪毅夫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19日上午則來到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演講主題為“閩台冥婚習俗之研究”。

  所謂“冥婚”,是一種死後婚姻,社會上並不常見。舊俗多是富厚人家千金,在適婚年紀約14、15歲死去,其父母便會請媒說合,找一年齡相當男子與其婚配。台灣過去曾有以“丟紅包”方式,看是否有男子因好奇去撿拾,而強迫對方進行冥婚嫁娶。有男子“冥婚”後,生活習慣也有所不同,例如吃飯時必須多擺一副碗筷,或者是開飯時,親生小孩會細喊“大媽吃飯了”等等。更相傳有男子“冥婚”後,事業大發、蒸蒸日上等,種種傳言也讓“冥婚”蒙上神秘的色彩與傳說。

  來自浙江大學中文系大三交換生尤佳楠表示,汪老師短短1小時的演講“非常有效率”!講的內容清楚,能讓同學掌握整體脈絡。汪老師不僅有深入研究,也會從女性的角度剖析“冥婚”這件事情。一般來說“冥婚”還是挺有意思的。尤印象深刻汪毅夫說,台灣進士丘逢甲也曾“冥婚”過,邱當時與一女子有過婚約,但還沒結成連理,婚約之女便不幸往生。丘逢甲後來又娶了一女為“正房”,生了兩個孩子,卻都不幸夭折。後來有人告訴丘逢甲,現在這位太太應該是“二姨太”,而非“大姨太”,邱後來採信便與當初有過婚約的女子完成“冥婚”,之後再生的小孩也就平安無事;另一名來自東南大學大二交換生王佳琪也表示,汪毅夫老師的演講很有重點,講得很深入,自己很喜歡。

  汪毅夫表示,閩台對於“冥婚”的習俗是相同的。今天孩子們的提問也都有很高的水準,來中山大學演講自己心情非常愉快!汪毅夫下午也安排於台南成功大學進行另一場演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