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世遺土樓·海絲文化”南靖高峰論壇舉辦
http://www.CRNTT.com   2020-09-29 11:15:24


杨毅周致辞(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9月28日,“世遺土樓•海絲文化”南靖高峰論壇、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舉辦。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福建省政協港澳台僑委副主任洪碧玲,福建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副主任、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福建省旅遊發展集團總經理劉革生,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達金,漳州市政協副主席吳芳華,全國台聯研究室原主任陳立謙,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鄭國珍,閩南師範大學副校長蔣一婷,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洪亞勇,漳州市政協原副主席李惜真,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楊明元,南靖縣委書記黃勁武,南靖縣長鐘科,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支平,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鄭鏞、陳耕、塗志偉,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雲,以及來自上海、廣東、福建等地的專家學者,及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岩等地有關單位領導共150多名嘉賓、學者齊聚一堂,交流學術,切磋研討,貢獻智慧,共謀發展。

  楊毅周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

  非常榮幸能夠受邀參加“世遺土樓•海絲文化”南靖高峰論壇、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2020學術年會,這是一場文旅創新結合、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盛會。

  漳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台胞主要的祖籍地。漳台世俗文化同屬閩南文化,可謂文同緣、神同源、俗相近、言相通,是聯結海峽兩岸的,最有優勢、最有條件促進兩岸同胞的融合發展。同時,閩南文化又是東南亞一帶華人華僑的文化根源,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重要文化紐帶,可以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媒介,能夠為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新時代新形勢下,漳州應充分發揮自身的閩南文化優勢,為促進國家統一,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做出自己的貢獻。

  全國台聯願意和福建閩南文化研究會密切合作,充分發揮研究平台和智庫的作用,創新內容和載體,匯集海峽兩岸、海內外英才,開展閩南文化的學術研究和兩岸文化交流、海絲文化傳播,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和海絲建設實踐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林曉峰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nextpage>

  2008年7月,“福建土樓”順利通過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評審,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6年7月,國家文物局把東溪窑遺址列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名單。若能申遺成功,加上福建土樓,南靖將擁有兩處不同的世界文化遺產點,這在全國縣區一級中將是少有的。

  “以文促旅、以旅行文”,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海上絲綢之路——東溪窑已吸引國內外遊客的高度關注,建議今後南靖可進一步挖掘“世遺土樓·海絲文化”文化內涵,搭建“產、學、研、銷”鏈條體系,既實現“世遺土樓·海絲文化”的活態傳承,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劉革生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福建文化歷史底蘊豐厚,擁有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廈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以及莆田媽祖信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大批遺產資源。多樣的自然景觀、奇特的地質地貌、豐富的歷史遺存,為向世界講好福建故事、展示中國風采提供了鮮活題材。

  不忘本來,方能開辟未來。“遺產旅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遊形式,成為保護傳承世界遺產的重要渠道。旅遊讓世界遺產背後的萬千故事走進大眾視野,世界遺產為促進文旅融合、產品創新,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走向均衡提供了新的動力。

  鄭國珍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

  福建土樓“申遺”成功,不僅又一次打開了世界各地人民多角度了解福建的窗口,還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造福廣大民眾。經多次的現場調查證明,“世遺”土樓所在地的百姓生活水平,及其對社會的貢獻,明顯會高於周邊地區。<nextpage>

  習近平總書記就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和保護文化遺產作出的重要指示,對保護文化遺產富有指導意義,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進一步提高保護文化遺產的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做好福建土樓的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工作,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邁出新步伐。

  蔣一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漳州擁有眾多彌足珍貴的海絲文物古跡,更擁有令漳州人民引以為豪的世界文化遺產——土樓。今天,我們致力講好“世遺故事”“閩南故事”“海絲故事”“南靖故事”,發掘其中的人類情懷、世界意義和當代價值,進一步增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感召力,是我們延續歷史文脈、連接民族情感紐帶的光榮使命,是我們打造海絲文化品牌、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自覺擔當,更是我們響應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行動。

  陳支平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

  閩南地區一直以來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迄今為止,學界對於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習慣性地局限在上層文化即經典文化特別是儒家、道家文化上。事實上,從明清以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閩南民間文化的對外傳播,已經逐漸成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主體,不應忽視閩南文化的作用。

  東南沿海人民向外移民,是中華文化向海外傳播的主要渠道。經過數百年來海外華僑的薪火相傳,世界各地逐漸形成了具有顯著特征而又不可替代的“唐人街”“中國城”,這正顯示了我國民間文化在海外的成功傳播與發展。我們應該繼續重視並大力弘揚閩南民間文化。

  鐘科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nextpage>

  南靖,古稱蘭水,近七百年的歷史傳承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南靖別具一格的人文風情。這里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 是海絲貿易的“見證者”、是閩南文化的“大觀園”。今天,來自省內外的眾多專家學者齊聚南靖,深入研討土樓、海絲和閩南文化,熱情期待大家為南靖文化事業發展多諫睿智諍言,多獻妙計良策,幫助南靖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寶貴的文化基因,並通過大家,把南靖的美傳播給世界,讓世界了解南靖,讓南靖走向世界。

  本次南靖高峰論壇將世遺文化、海絲文化融入兩岸文化交流,融進現代生活,服務社會,進一步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是一場文旅創新結合、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盛會。研討期間,2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追溯世界文化遺產淵源,尋找閩南傳統文化基因,對接海絲之路國際平台”主題,結合不同的專業領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別作題為《在文化傳承和融合中推進兩岸交流》《從南靖走出一位金門人蔣孟育》《文旅融合發展趨勢與南靖土樓的高質量發展》《閩南海洋歷史文化初探》《南靖縣媽祖信仰田野調查報告——以梅林天後宮為中心》《向海而生,宋元以後閩南文化的一大特征——南靖東溪窑及海絲申遺情況報告》《〈籌海圖編〉中鄭若曾有關福建海防的分析》《文旅融合視角的閩南民間寺廟文化功能的價值表達探究》《構建兩岸融合的族譜文化傳承體系》《南靖土樓賦能文旅產業集群化發展探索》《文明互鑒視野下媽祖文化初傳長崎的歷史考察》《閩南文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添了活力》《文化人類學視閾下的閩台“大神尪”儺舞研究》《明中官陳祖生與海上絲綢之路》《時間、空間與價值——重估16—17世紀傳教士留存有關閩南文獻的價值》《媽祖信仰發源地之研究》《土樓申遺與南靖經濟》《南靖縣安福禪院會記》《閩南文化對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形成和發展的意義》《林語堂與閩南文化》《保生大帝與媽祖鬥法傳說的文化闡釋》《蟳埔海神崇拜對新時代泉州旅遊文化的意義》《閩南糧食安全與閩南僑商海上米糧貿易發展史研究》《〈閩海贈言〉編撰成因探究》等主題報告。這20多個精彩學術報告,角度新穎,觀點鮮明,涉及多學科多專業門類,不僅有史學文獻考證、田野調查報告,也有經濟界的分析、文旅業的前瞻,一個個可行性建議,紛紛聚焦世遺土樓、海絲文化,聚焦漳州南靖,聚焦閩台兩岸,有力推進了閩南文化、海絲文化及兩岸文化交流等多領域交叉融合。

  本次論壇還收到143篇論文,紛紛圍繞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兩岸文化交流、世界文化遺產、海上絲綢之路與閩南文化海內外傳播、世界遺產旅遊與地方文化等前瞻性議題展開論述研究,匯聚專家學者學術專長、發揮各領域從事閩南文化工作者實務經驗,激發社會各界各部門能動參與,從全新廣闊視野進一步開展閩南文化學術研究。<nextpage>

  本次活動,是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舉辦的第14場學術會議。近年來,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重視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大力推進閩台文化交流,精心策劃舉辦了多場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學術年會、青年論壇、文化沙龍、文化交流座談會,出版一系列書籍,取得了十分豐碩的研究成果,對兩岸文化交流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僅2019年,就先後舉辦了“閩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暨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學術年會(泉州)、“陽明學與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漳州)以及閩南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坊(漳州)等三場學術研討會;先後舉辦了以“閩南開元寺歷史文化”“開闊閩南研究新視野,探究月港海絲大文化”為主題兩場閩南文化沙龍;籌劃並資助出版《閩南民俗文化》系列叢書,在社會上收獲良好反響。2019年10月,研究會被全國社科聯評為“2019年度全國社科聯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指導,南靖縣人民政府、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漳州市文旅局、閩南日報社、漳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台海》雜誌社、《閩南》雜誌社協辦,漳州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南靖縣文體旅局、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閩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承辦。

  相關鏈接>>>

  南靖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主要遺產地、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福建省全域旅遊試點縣,擁有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田螺坑村,7 個中國傳統村落、6 個中國景觀村落、21 個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南靖還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

  ●南靖人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鼓與呼,奎洋人氏莊亨陽就是其中的一位

  莊亨陽所處的時代,清政府大力施行海禁政策,閉關鎖國。康熙五十六年五月,閩中督撫大臣奉命巡視海疆,莊亨陽“以職守從”。在《禁洋私議》中,他指出海禁不近民情,剖析海禁的弊端,論證發展貿易的好處 ,建議在開放貿易的同時加強海關管理。莊亨陽這些理念既務實又開放,得到蔡新、方苞等一批開明士大夫的支持,後來也受到朝廷的重視。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批准恢復對南洋的貿易。海上絲綢之路得以延續,和莊亨陽等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南靖東溪窑產品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nextpage>

  宋元時期,瓷器漸漸成為主要出口貨物,“海上絲綢之路”亦稱“海上陶瓷之路”。據《福建通志》記載,“漳窑出漳州”;《閩書》記載,漳窑在“龍溪東溪”。明中後期,隨著月港的崛起,南靖成為經“海上絲綢之路”出口外銷瓷的重要產地,南靖東溪窑燒造的產品暢銷日本、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地。當時,為擴大規模,老百姓紛紛建窑燒瓷,產品豐富,種類繁多。特別是以南靖東溪窑為中心的十裡窑場,成為這個時期漳州最大的窑場,也是福建省明清時期最重要的窑場之一。(東溪窑窑爐皆磚砌,有階級窑和龍窑兩種。產品以青花瓷為主,還有青瓷、白瓷、米黃釉、醬黑釉、藍釉以及五彩瓷等;器形以日用生活器為主;紋飾有洞石花卉、纏枝菊花、山水、寒江獨釣等。)東溪窑生產的陶瓷品隨著河流順流而下,抵達九龍江河口,在月港匯集並裝船運銷東西洋。2016年7月,國家文物局把東溪窑遺址列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申遺名單。

  ●南靖是製造“福船”的重要原材料產地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有賴於“福船”

  福船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船之一”。“福船”選材多用南靖和武夷山的木材。在南靖縣和溪鎮神農穀蔭厚山,就有一片神秘的栲樹林,這里所產的船木木質好、材質大,在元明時期月港興起時,大型木材都通過水路直接放流到九龍江入海口,供海澄、廈門一帶建造大型船。因此,學者們將其稱為“海絲船木林”。

  ●南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是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

  南靖,僑台優勢明顯,是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祖籍南靖的台胞100多萬人。南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有海外華人華僑3萬多人。當時,南靖先民抵達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國家或地區後,積極融入當地生產生活,為僑居國的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不少移民始終保持與故國、家鄉密切往來,有的投資祖國各地或家鄉建設,有的經常回國返鄉探親訪友,有的促進或帶動所在國民間及政府與中國及故鄉的經濟、文化、友好交流。

  【東溪窑簡介】<nextpage>

  南靖東溪窑是明末清初漳州地區燒造技術最高水平的所在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外銷瓷產地。窑址規模大,延燒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其生產的瓷器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物品之一,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靖東溪窑遺址是漳州窑的重要歷史遺存之一,封門坑窑遺址是東溪窑的代表性窑址,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被譽為“中國最具觀賞性窑址”。

  2016年7月,南靖東溪窑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2018年7月,南靖縣東溪窑博物館建成並投入使用,2018年獲得“南靖東溪窑”地理標誌。

  2018年12月入選福建省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9年6月東溪窑保護棚竣工並投入使用,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溪窑背景介紹】

  明朝中後期,隨著漳州月港繁榮,東溪窑迎來瓷器生產和對外貿易的高峰期。廈門港取代月港後,東溪窑依然窑煙不斷。這一盛況延續到了清末民初。貿易重心轉移、戰亂等原因,讓東溪窑走向沒落。東溪窑是明清時期漳窑最大的窑口,也是當時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瓷產地之一。彼時,東溪窑被稱為“小漳州”。最繁榮時,這里活躍著數萬人。東溪窑出品的瓷器則遠銷到日本、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漳州東溪窑是我國閩南地區明清時期的一處大規模外銷瓷窑場,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南靖決定重啟東溪窑申遺工作。2014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南靖東溪窑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15年1月,各級文物部門對封門坑進行了首次挖掘。這次挖掘,還發現了10餘處古窑址。其中,位於南靖縣金山鎮荊都村的碗窑坑遺址,將南靖東溪窑制瓷年代推前至宋朝。東溪窑是漳窑的代表,極具文化內涵,是閩南地區瓷器燒制技術的卓越代表,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和世界海洋貿易交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見證了世界大航海時代我國海上貿易的盛況。<nextpage>

  東溪窑遺址的發掘對研究明清時期瓷器生產貿易以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