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農民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案引發法律界討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0 14:58:23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民王力軍家裡的玉米脫粒機已銹跡斑斑,旁邊的二手農用車也顯得破破爛爛。這些曾經幫助他從周邊農戶手中收購玉米,再拉到糧庫賣掉的機器,已經很久沒有啟動過了。

  新華社報道,即使已經過去了10個多月,王力軍只要一看到這些破舊的農機,就會清楚地回憶起去年4月15日,自己到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人民法院出庭受審時的情景。他因無證無照大量非法收購玉米觸犯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2萬元。

  王力軍對這個判決結果並不理解,但他沒有選擇上訴。“我不知道收玉米還要辦證,要是知道的話,一定不會幹這違法的事。緩刑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了,最起碼能在家照顧老人,能種地,所以我沒有再上訴。”王力軍說。

  在王力軍接受判決結果,鎖起脫粒機和二手車的時候,對這個案件的討論已經走出了他所居住的永勝村,引起了中國的法律、經濟專家的關注。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違法行為要有社會危害性,王力軍的行為看不到社會危害性,反而方便農民。”

  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侯學賓認為,王力軍案體現出法律制度與社會變遷之間的衝突。“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穩步增長,糧食流通領域的專營制度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糧食市場和管理。2016年9月新修訂的《糧食收購資格審核管理辦法》則是回應了這種需求,不再對農民等私人主體的收糧資格進行審批。”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敬波同樣認為,法律制度、審批制度改革和市場的發展存在脫節現象,比如糧食收購市場相當程度上放開了,但審批制度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

  正是這種法律制度和社會發展的脫節,導致王力軍無證收糧行為合情卻不合法,出現法律與情理間的衝突。

  在發現王力軍案引發的社會討論後,最高人民法院重新研究此案,納入審判監督庭的監督指導範圍。重新檢查一審卷宗後,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從認定事實所依託的證據上看,一審認定的事實沒有問題,但在如何處理上卻有不同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