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施故里之爭:諸暨要求蕭山撤銷造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5 10:57:02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2月15日、16日,浙江省諸暨市史志辦和諸暨市人民政府分別給浙江省方志辦、蕭山區政府致公函:要求其維護歷史真實,撤銷或更改《蕭山市志》造假“西施故里”的所有內容。

  更讓諸暨百姓激憤的是:2017年新年伊始,蕭山有關部門在省城杭州地鐵2號線上,轟轟烈烈地打出宣傳語:千年古鎮,西施故里,活力臨浦!諸暨認為這是真正的虛假廣告。

  “1959年8月21日晚,毛澤東主席經過諸暨,在火車專列上接見時任諸暨縣委書記孫子甫時說:你們諸暨是個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畫家王冕都出在這裡……”諸暨市委宣傳部同志向記者表示:無論從哪個方面、哪個角度,他們感情上都無法接受這場始於三十年前的“西施故里之爭”。

  記者了解到:2015年,《蕭山市志》違背《地方志工作條例》,將2500年前的古人西施,第一次列入現代《蕭山市志》頭號人物傳,並第一次喊出蕭山是勾踐臥薪嘗膽之地。2016年,蕭山打造大型實景音樂劇《西施》,請來了譚盾,投資2.58億元,要唱響“蕭山是西施的故鄉”。

  蕭山的這一系列動作,讓這場爭論進入了白熱化。

  1986年,蕭山發現:清初蕭山籍學者毛奇齡曾引用劉昭注釋寫道:“《越絕》曰:蕭山,西施之所出。”蕭山教師王瑋常發表《西施出蕭山》一文,說“西施出蕭山,最早見於《後漢書》”。還認為,“西施出生於越地苧蘿村(今蕭山臨浦苧蘿村)”。“爭戰”由此拉開序幕。

  “據史料記載:始於唐天寶年間的蕭山縣名,不可能出現在漢代的《越絕書》。《後漢書》成於南朝劉宋,比蕭山的縣名還要早300餘年。查《越絕書》可知,沒有這樣的文字。蕭山境內有西施古跡不足為奇,因為西施、鄭旦由越入吳,途經紹興、蕭山、德清、桐鄉、嘉善、湖州、蘇州等地,沿途各地都出現了紀念西施的古跡,有學者稱之為‘西施之路’。‘古跡’與‘故里’性質完全不同,不能調換概念,將兩者等同。”諸暨市史志辦副主任戚曹良向記者介紹,勾踐臥薪嘗膽之地是諸暨和紹興,而浣江就在諸暨。蕭山歷史上從來沒有苧蘿村,蕭山現在的“苧蘿村”是2005年將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的。“臨浦歷史上也未屬過諸暨。蕭山縣名於唐天寶元年間(742年)從永興更名,臨浦遲至宋代才叫臨浦裡。”

  考據南宋以前全國級、紹興府級十本代表性史籍,如東漢《吳越春秋》(徐天祜注本)、南北朝《會稽記》《輿地志》,唐朝《藝文類聚》《十道志》,北宋《太平禦覽》《太平寰宇記》,南宋《嘉泰會稽志》《方輿勝覽》《會稽三賦》,都多處、多角度載明西施為諸暨人。

  諸暨官修的歷代《諸暨縣志》均有西施、鄭旦傳略和歷史記載,僅明清兩代諸暨官修的《苧蘿西施志》就有三部,還收錄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領銜為西施、鄭旦所作詩詞。傳承有序,代不絕書。

  諸暨提出:蕭山官修明清嘉靖、萬歷、康熙、乾隆《蕭山縣志》中從沒說過西施是蕭山人,更沒有將西施列入縣志人物傳。今天的《蕭山市志》將2500多年前的古人西施破天荒寫入人物傳,既沒有傳承,也沒有歷史依據。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