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流”席捲海外 衣食住行顯中國特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5 11:55:50


“中國定制專業委員會”首屆創始會員設計師之一、美籍華人設計師Grace CHEN(陳野槐)9月30日在巴黎高級訂制旗艦店LES SUITES舉辦沙龍秀。
老金做起煎餅手腳麻利。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跨年之際,一部《羋月傳》風靡中國,早在開播前,曾播出過其姊妹篇《甄嬛傳》的外國頻道,都已買下該劇版權。不只《羋月傳》,近期多部中國影視劇在海外熱播,成為中華文化海外流行的一個縮影。

  如今,外國人舉手投足間透露“中國風格”,已不足為奇。隨著華人在海外影響力日增,中華文化正逐漸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華流”席捲全球。

  正面推動 華人傳播“衣食文化”成創新力量

  衣之海外時尚界也愛“中國定制”

  2016春夏巴黎高定時裝周設計師名單出爐,華人設計師殷亦晴第九次位列其中。此前她為戛納電影節主持人奧黛麗•塔圖設計的禮服驚艶全場。殷亦晴以東方審美結合歐式文化內涵,引領當代時尚設計界刮起“中國風”。

  隨著華人設計師頻繁現身世界時尚舞台,中國元素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時裝上。加拿大“90後”華裔設計師楊女士以作品魚尾晚禮服,在瑞爾森大學服裝設計畢業秀驚艶亮相;“上久楷”宋錦面料、中國宮廷服飾紋樣、唐卡藝術,也曾與國際化時尚表達融合,壓軸米蘭男裝周。

  富有中國文化色彩的服飾在國際時裝界被廣泛認可,融合與創新至關重要。魚尾晚禮服設計者提出“西方輪廓,東方元素”的設計理念,禮服上身突出旗袍領子、盤扣等中裝元素,下身採用西方流行的修身魚尾廓形,並將牡丹、刺綉融入其中,表達一種中西融合“設計全球化”的概念。在米蘭展示的服飾面料採用宋錦,設計借鑒漢服元素,還融入中國古代宮廷服飾花紋,打破單一形式融合多種中國元素,傳承基礎上又做出創新。

  除搶占各大時裝秀,華人設計師也將中式服裝設計的發展方向投放到龐大的國際市場。美籍華人設計師陳野槐在巴黎高級訂制旗艦店LES SUITES舉辦沙龍秀,作為“中國定制”設計師首次以商業訴求為目標進軍巴黎市場。陳野槐表示,東西方之美的國際化時裝要為國內外所有女性服務,在追求創意上保持作品美感,避免走入“怪而不美”的誤區。

  中國文化日趨成為時尚界“新寵”,華人設計師功不可沒。他們對中國元素與現代時裝融合創新的運用自如,多源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陳野槐從小研習中國書法,且受中國畫“留白”意境影響;參加《聯合國“70+”華人當代藝術•創意成就展》的佘可燕,在潮綉精致針法基礎上,融合西方設計理念的創新,則得益於自幼受其中國刺綉大師母親的熏陶。

  食之外國人爭相學做“中國風味”

  正如加拿大一名中餐廳老板所說:中國菜是最早、最成功傳播中國文化的功臣,很多外國人感受中國文化都是從吃中餐開始的。隨著中國與各國交往日益密切,中餐作為一張名片被越來越多外國人所熟知。

  中式小吃日趨全面進軍海外市場:華人墨西哥地鐵站里賣春卷、炒飯大受歡迎;美國曼哈頓中城的西安名吃前每天中午都排著長隊;上海小籠包在紐約成為中餐館必備小吃、“國民早餐”煎餅果子的小店也入駐加拿大多倫多唐人街……

  中餐館火爆的同時,世界各地另一股力量悄然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掀起學做“中國風味”熱潮。芝加哥一項原本針對中國移民的中餐廚師培訓項目,現今卻吸引了眾多其他國家的移民。以色列旅遊部曾邀請4位中國大廚,為以色列旅館和飯店廚師及學徒免費講授中餐烹飪課程。

  僅學習不過癮,有些外國人甚至自己開起中餐店。土生土長的紐約人金伯亮在紐約開起煎餅攤,並不斷改良煎餅配方,他希望更多當地人可以愛上這份老北京的味道。加沙廚師葉赫提法在互聯網上一邊尋找菜譜和製作方法,一邊實驗創新,最終“研製”成功7道中餐菜品,他在自己的餐廳推行這些“特色中餐”,立即受到歡迎。

  外國人對中式美食的興趣日益濃厚,與華人在海外開設中餐館密不可分。據統計,海外188個國家和地區開有中餐館,總數量達20萬家。現在華人傳播中餐文化,並不止步於單純展示。紐約華埠老字號富瑤粵菜館勇敢翻新,主廚梁繼堅自創新菜,將西方食材融入粵菜,如運用意大利黑醋烹飪甜酸肉,用喜馬拉雅山紅鹽代替葱姜與龍蝦結合,吸引各國遊客,也給粵菜賦予新定義。自1945年澳洲華裔廚師威廉發明中式點心Dim Sim,不少澳大利亞人帶自家鍋盆到中餐外賣店購買點心。與此同時,華人餐館為適應當地人口味,專門推出被“澳化”的中餐。海外華人在中西餐飲融合與中餐創新上的努力,助推國際餐飲業掀起“華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