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場遊行就能覺醒 華人的樂觀是否為時尚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3 11:46:21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上周末,一場由美國華僑華人發起的,旨在聲援紐約華裔警官梁彼得的遊行示威活動在美國多地舉行。

  此次活動的聲勢不可謂不浩大。據統計,共有來自40餘座城市的超過10萬名華僑華人參與活動,僅“主會場”紐約一地就聚集了超過5萬人。

   在紐約布碌侖卡德曼廣場公園,人山人海的盛大場面讓早已對各種遊行活動司空見慣的當地人驚嘆不已,一位圍觀者感慨地表示,“‘巨人’已被喚醒,一股強大的力量將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

  如今,距離活動結束已有兩天,不妨讓我們再來客觀地回顧一下:遊行參加了、捐款參與了、請願得到白宮回復了,“我們不再是沉默的羔羊”——種種信號都已釋放了……任務似乎都完成了?

  等等,難道你忘了遊行最關鍵的目的——梁彼得警官究竟能否翻案?

  很遺憾,答案可能並不像遊行過程那般順利。

  據美籍華裔“神探”李昌鈺分析,遊行很可能不會改變審判結果。“一開始遊行示威應選在警察局門口,之後的遊行應在檢察官辦公室門口,要求他不起訴。但現在看來恐怕已經晚了。”

  多位律師也表示,“在美國如果被陪審團定罪,坦白說,上訴成功的機會很小。美國的司法一般不會受到輿論、民情等方面的影響,只有在法官犯了比較大的法律錯誤時,才有可能推翻原判。”

  至於“巨人已被喚醒”這種說法,小僑更是持懷疑態度。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會說,小僑你怎麼回事,幹嘛總是潑冷水,就不能說點支持鼓勵的話嗎?別忙著發火,先聽小僑說幾句。

  一直以來,作為一名涉僑新聞工作者,小僑對於華僑華人有著深厚的情感。之所以懷疑,絕非有意唱衰“海外華人崛起”,而是希望能給還處於遊行亢奮狀態的華僑華人們降降溫,冷靜地思考一下“梁彼得案”背後的問題:海外華人的社會地位。

  “一時興起”只能解一時之痛

  一直以來,全球各地的華僑華人都被視為“模範”——勤勤懇懇、遵紀守法、事業有成,能在華爾街談笑風生,也能在SquareMile(倫敦金融街)指點江山。

  然而相比這些,海外華人的“通病”則更加明顯,甚至更加致命:亞裔,尤其是華裔,往往被認為是美國最沉默的少數種族,雖然很少製造麻煩,但同樣很少發聲。他們對政治漠不關心,很少參與定居國的社會事務;他們更鐘愛相對封閉的華人社區,“過客心態”強烈;他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願拋頭露面……“啞裔”的稱呼也由此而來。

  誠然,隨著信息渠道的不斷拓展,以及更多年輕血液的注入,華僑華人也逐漸開始為自己發聲,然而卻總是在“曇花一現”後歸於平靜:

  2013年,美國ABC一檔脫口秀節目曝出“殺死中國人”的辱華言論,全美超過2萬名華人舉行抗議遊行,涉事主持人最終迫於壓力道歉;

  2014年,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公然聲稱“中國佬”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引發多地華人社團的集體抗議,主持人隨後發表道歉聲明。

  美國華人的兩次發聲,看似都達到了預期目標,但時隔不到一年再次發生的類似事件本身就說明,第一次抗議的效果並沒有維持太久。更別提,就是這兩次所謂的道歉,實際上也被指缺乏誠意。

  最可怕的是,這種表明上的勝利使一部分華人走入誤區,把“事件爆發——示威遊行——涉事人道歉——目標達成”當作是華人話語權提升的有力證據。

  然而目標達成之後呢?依然活在華人社區的小圈子裡,對主流社區敬而遠之,對社區事務不聞不問,直到被叫去參加下一次遊行……

  也正因此,很多年過去了,海外華人的話語權,依然沒有獲得質的提升。

  “主人意識”怎麼才能真正覺醒?

  好了,說了這麼多現象,下面說說小僑總結的解決方法。

  我雖然不贊成將這次的遊行比喻為華人力量的覺醒,但也並不否認,它可以成為一次“喚醒主人意識的契機”。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學會借勢。遊行過後,不能就此作罷,要充分借助因遊行而激發的社會輿論熱潮,規劃並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後續行動,比如為梁警官組織一個強有力的法律團隊,比如繼續籌款,組織強大的後援組織,等等。

  其次,從長遠看來,想要真正提高華人在定居國的話語權,不僅要有意願,更要有相應的能力支持,這就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打好持久戰:

  1.掃清語言障礙。導致海外華人難以融入主流社會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語言不暢,連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參與社區事務?而如果打通了語言關,就可以實現平等交流,並在不斷的信息交換過程中總結、培養自我觀念,這無疑更加有助於主人意識的形成。

  2.淡化種族意識。不少華人雖然加入了外籍,卻仍把自己當作客人,連帶著把同一國籍的其他種族也當作外人。更有甚者,帶著有色眼鏡為其他種族歸類:我是華裔美國人,你是非裔美國人,他是西班牙裔美國人,她是本地美國人……在主觀上就把自己與他人劃清界限,這種觀點是非常不可取的,只能影響自己的融入,更何況這種分類的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

  3.了解政治制度。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規與中國大不相同,的確需要花時間細細了解,不過這也是喚醒主人意識的關鍵一環。

  4.提高經濟影響。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在奉行經濟社會原則的西方國家裡,這不失為提升社會影響力的一種手段,例如今年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業大亨。對於一些華僑華人企業家來說,不妨以商業鋪路,待打通政界之路後努力為華人發聲,帶動整體發展;而對普通的華僑華人來說,也應努力工作提高生活品質,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為邁向更高層次積蓄物質基礎。

  “當我們忍聲吞氣,則是自食其果。當我們合眾為一,則是驚天動地。”最後,小僑把這句話送給所有的華僑華人朋友,並衷心希望,在不遠的未來,讓美國乃至整個世界,見識到團結、強大的華人力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