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舊金山“蝦寮”最後一位遺老逝世 見證華人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4 11:36:22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據美國《僑報》編譯報道,一個住在加州舊金山灣區北岸的華裔老人於當地時間8月15日去世,享年91歲。這個名叫關敏(Frank Quan)的老人是華裔先人在舊金山灣區北岸所建蝦寮(shrimping village)中的最後一位“遺老”。他死於自然原因。

  據美聯社報道,關敏老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住在被稱為蝦寮的中華營地村(China Camp Village)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位於馬林縣(Marin County)聖拉斐爾(San Rafael)的蝦寮一度相當繁榮。

  1970年代,關敏本人在把華人蝦寮改建為州立公園方面居功至偉。當時開發商把占地36英畝的蝦寮捐出來,將它建成灣區美國華人歷史的一個活生生的紀念公園。

  在他去世前,他還經常捕魚,維修蝦寮內的歷史建築和設備,並且經營一家小飯館。他家已經有好幾代人經營它了。他抓到的海產大多作為魚餌出售,但到周末,他會下廚給公園遊客燒飯煮菜,其中包括烹制拿手的蛤蜊周打(clam chowder)以饕遊客。

  華人蝦寮之友董事會董事繆爾(John Muir)是關敏的老朋友。他說:“阿關確實是稀有‘品種’,他堪稱蝦寮的活歷史。人們來到這裡會感到時光倒流。因為有了阿關,才會有如此豐富奇妙的感受。”

  蝦寮鼎盛時期是1880年代。當時那裡是大約500位華人的家園。他們中有許多人從城市搬到這個荒陬海隅,以躲避席捲加州的反華人浪潮。他們在聖巴勃羅灣(San Pablo Bay)捕蝦,把它們制成蝦幹後運回中國。蝦寮經濟在1900年代初遭到嚴重打擊,因為美國政府把出口蝦製品定為非法,而最好使的袋網(bag nets)捕蝦也被禁止。

  關敏說,該海灣中的蝦資源在1960年代幾近耗竭,因為排放到海灣中的川瀆被分流,使得淡水注入停止,海水鹽分增加,令蝦無法健康成長。

  關敏在2011年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過去我們在這裡一年的捕蝦量有300萬磅。一條船一天就能捕到兩噸蝦。這輩子眼睜睜地看到這些蝦全部見鬼去了,實在讓人難以釋懷。”關敏壽終正寢,有關方面將為他舉行公祭活動,以紀念他不平凡的一生。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