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民間力量修家譜 華僑視為鎮家之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1 11:10:26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除了專家,民間也有一些人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編纂自己家族的族譜。驅使他們的是一脈相承的血緣,是對家族的認同感。而在編寫族譜的過程中,他們越來越感受到,不僅要依靠大陸宗親,也離不開台灣同胞和海外華人的幫助。一名台胞在主動向大陸尋根問祖時感言:“雖然我們將來也許不會葉落歸根,卻想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據《歐洲時報》報道,“我編纂族譜,無非是做一件承上啟下的事情”,《漳州黃氏總譜》主編黃劍嵐在接受該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這位古稀老人家住廈門,每周都要去漳州主持《漳州黃氏總譜》編寫會議。他告訴記者,族譜的魅力就在於從祖先到子孫,這種DNA的延續是不間斷的,它跨越時空,超越國度,而這也是他暮年堅持纂修家譜的重要原因。

  盛世修繕

  編纂一套包含漳州黃氏七大派系的《漳州黃氏總譜》,任務浩瀚繁雜,整個族譜的出版需用10年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

  2003年,黃劍嵐從福建省龍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退休,於當年他被聘為福建江夏黃氏源流研究會顧問,又在漳州負責族譜編纂工作,走上了家譜編纂和研究之路。回憶起退休後的這幾年生活,他感嘆到“一晃就是10年”。

  在福建漳州的703個姓氏中,黃姓排在第三位,可追溯到西晉永嘉年間,至今漳州黃氏人數有31萬人,人口數量大。漳州自古以來就沒有人編修過全漳州市的黃氏總譜。在黃劍嵐看來,在“盛世修譜”的時代,應該盡心盡力為漳州黃氏宗親編修第一本總譜。

  編纂一套包含漳州黃氏七大派系的《漳州黃氏總譜》,任務浩瀚繁雜,內容涉及到宗祠、祖墓、名人故居、人物、重要詩文、文物等,要動員市縣區到各鄉鎮、村、社、各支派、各系,再到各房、戶、人。據黃劍嵐介紹,整個族譜的出版,至少要幾千萬字,需用10年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

  “我們這代人時逢盛世,我編族譜的意義,無非是做一件承上啟下的事”,黃劍嵐說,他自己有機會編寫族譜,就要盡心盡力去做,不留下遺憾。 在黃劍嵐看來,盛世社會安定,世道開明,人們有了“尋根追源”的願望,而族譜恰恰就如DNA一樣,讓子孫得以延續祖先,超越了時空和國度的界限。

  《漳州黃氏總譜》的編寫過程,對於黃劍嵐自己也是一個追根尋源的過程。“我從出生後,就不知道我自己從哪裡來”,雖然黃劍嵐的工作一直與地方志編纂相關,但他承認自己始終也沒有搞清自己的來源。直到編寫族譜,才搞清楚自己的十七世老祖宗是漳南望族的進士,也才發現祖宗的事跡早已被編寫在自己主編的《龍海縣志》中。編纂族譜,讓黃劍嵐弄明白了家族的來源,“對我個人而言,具有最大的意義”,黃劍嵐說。

  編纂《漳州黃氏總譜》的團隊,幾乎都是與黃劍嵐一樣古稀之年的老人,用十年時間承擔幾千萬字的工作量,對成員的體力而言是一個挑戰。黃劍嵐家住廈門,每周要在廈門和漳州兩地往返。

  為了保障編纂時間,黃劍嵐在廈門完成地方志編寫工作後,就在周末趕往漳州著手進行族譜的編纂工作。黃劍嵐稱過程雖辛苦,自己仍樂此不疲。

  除了體力上和時間上的付出,編輯人員也面臨著經費窘困和精神上的壓力。“為了克服種種困難,我們常以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以自勉”,黃劍嵐說,編輯人員常常無私工作,為了掌握漳州總體情況,大家用四年時間全面摸底,基本掌握了全市31萬名黃氏宗親的各派系分布情況。

  “這件事情有益於祖先和後代,是一件嚴肅的事,我們必須注重質量,編好書”,黃劍嵐說,質量是團隊追求的最終目標。

  雖然都是古稀老人,在黃劍嵐的描述中,這一群人的工作狀態,絲毫不輸給年輕人,在扎實的田野調查基礎上,編寫團隊對每一個人名、每一件事、每段文字、每個提法都認真對待,“生怕出現謬誤,貽誤後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