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關注“千人計劃”:最頂尖人才尚未回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0 23:55:13


第二屆“千人計劃”創業大賽決賽在蘇州舉行,參賽選手王玉強在介紹他的創業項目。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台媒稱,大陸近年來力推的“千人計劃”,是否能終結人才外流?美媒報道稱,“千人計劃”確實令人心動,有人一回國就拿到15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在美國根本不可能,因為美國經費是跟著項目而不是跟著人走”;但也有論者認為,千人計劃吸引的人才雖然比土博士好,最頂尖的卻還沒回國。

  據台灣《旺報》網站8月23日援引美聯社報道稱,美國密歇根大學年輕生物科研學者陳曉偉,原以為會在密歇根州的美麗小鎮心滿意足終老,但北京大學的慷慨邀請令他盛情難卻。北京大學承諾的科研啟動資金,讓他可以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這在美國簡直無法想像。2014年他帶著妻兒回到北京。

  陳曉偉是大陸“千人計劃”回國的海歸之一。如今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劇增,僅2014至2015學年度,就有30多萬名中國留學生赴美,其中最搶手的高學歷、經驗豐富的理工科留學生流失嚴重。一項調查顯示,2006年在美國大學取得理工科博士學位的4121名中國留學生,有85%畢業後5年仍選擇留在美國。

  報道稱,為了終結人才外流,2008年大陸啟動“千人計劃”。與在中國本土接受教育的科研人員收入相比,“千人計劃”提供的薪資高出好幾倍,還提供子女教育津貼及科研啟動資金,單是簽約獎金就高達15萬美元。至今“千人計劃”已成功吸引6000餘名尖端人才回國,類似的省市級人才引進計劃也如雨後春笋般不斷湧現。

  目前回國的高端海歸包括:美國普渡大學神經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沉簡,他在北大開設一門《批判性思維》課程,並改革大學錄取模式,取代分數定終身的高考制度。諾獎得主屠呦呦的“伯樂”、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饒毅回國後,任職於北京大學。當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施一公,現在則是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

  報道稱,也有人質疑“千人計劃”人才並非最優秀。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David Zweig研究中國高端人才引進策略已有25年,他給美聯社的一封郵件裡提到:“我認為千人計劃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從海外招募而來的全職人員普遍優於本土人才,不過最優秀的人才尚未回到中國。”(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