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西歸僑家常食品成當地旅遊新名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2 10:50:38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武鳴華僑農場),充滿著節日的氣氛,歸僑僑眷們家家戶戶都在準備節日的美食,今年69歲的印尼歸僑林慶忠一家,準備了黃金糕(又名蜂窩糕)、千層糕及花餅等印尼糕點。當節日的糕點擺上餐桌,林慶忠家透著濃濃的異域情調。

  中國僑網報道,1960年,林慶忠九兄弟姐妹和父母一起,從印尼回到了廣西武鳴縣,被安置在武鳴華僑農場正安分場。當時住的是簡易棚,如今,林慶忠已住進了政府安置的124平方米寬的套房。林慶忠大女兒在香港居住,二女兒在南寧工作,平時閑來無事的林慶忠夫婦,就製作印尼糕點來吃。

  印尼歸僑的家常食品,在僑眷磨玉華看來,隱含著巨大的商機。今年39歲的磨玉華是武鳴當地的壯族人,她2005年嫁給了越南歸僑黃忠衛。2007年開始,磨玉華在家婆的熏陶下,學會了製作印尼千層糕,由於自小在武鳴華僑農場長大,加上自身的天賦,結婚後磨玉華又學會了製作黃金糕、九層糕及綠饃等共八種印尼糕點。

  武鳴華僑農場距南寧市區30公里,是廣西安置東南亞歸僑數量最多的華僑農場。利用這一資源,2004年,廣西以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為契機,成功將農場轉型為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是看到這一商機,磨玉華從2007年開始,在開發區人民路開起了印尼糕點店。

  “2009年,我製作的糕點已供不應求,於是在開發區僑風路建了一棟樓,開設了雨詩印尼糕點店。平時雇有兩名製作糕點的工人,銷售額每日在一至兩千元人民幣,今年春節前後,我雇了10多名工人,好賣時,一天的銷售額達兩萬元人民幣。”磨玉華說。

  元宵節當天,磨玉華接到了100個九層糕、60個千層糕的訂單。“印尼糕點最大的特點是純手工製作,食材是天然的,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以九層糕的製作為例,一層一層地烤,需4個小時才烤成,很費時間。”磨玉華說,印尼糕點因其製作精致考究,大受遊客青睞。到武鳴來旅遊的遊客,很多人購買印尼糕點作禮品送人。

  記者在採訪磨玉華時,恰巧碰到印尼歸僑林雀花來購買九層糕送朋友,但因沒有預定,只能掃興而歸。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提供的信息顯示,在該經濟區,印尼糕點已逐漸演變成食品產業,目前經濟區內已有10個歸僑家庭製作印尼糕點對外銷售。從2011開始,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利用歸僑資源,以他們手工製作的地道東盟小吃為基礎,以歸僑的家常菜為特色,連續六年舉辦東盟風情美食節。歸僑日常食用的食品,已成為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旅遊的新名片。

  作為歸僑安置大省,廣西不僅有武鳴華僑農場利用歸僑資源發展旅遊。在北海市僑港鎮,從2012年開始,北海市投入一百多萬元人民幣,建設僑港飲食風情一條街,統一門店裝修風格等。隨著北海市旅遊開發投入的加大,僑港鎮已變成東盟美食特色風情街。

  在來賓高新區華僑農場,當地政府也連續多年舉辦“東南亞民俗風情藝術節”,鼓勵歸僑僑眷深度挖掘東南亞美食、豐富小吃品種,推廣東南亞特色美食文化。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