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網絡文學“揚帆出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10:35:00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在Wuxiaworld(武俠世界)這樣一家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網站留言區中,不少英語讀者都在翹首期盼新的章節,一邊留言催著更新,一邊後悔“為什麼我沒早點學中文?”

  中國僑網報道,“網文出海”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中國著名數字閱讀平台閱文集團日前發布“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其中提到,伴隨海外翻譯熱潮,中國網文正在發力全球市場,有望在全球文創領域扮演更具分量的角色。

  中國網絡小說在東南亞地區早就成為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如今每年被翻譯的網文至少有數百部。自2015年初,中國網絡小說在北美開始流行,目前相關翻譯網站已有上百家,吸引著來自美國、菲律賓、加拿大、英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萬計外國人“追更”。

  以“武俠世界”網站為代表,創始人賴靜平是美國華裔,最初只會簡單中文,後來通過努力學習,花六七年時間把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大家的作品幾乎都翻譯完了,但遺憾的是讀者並不多。

  直到有一天賴靜平受一位越南華僑的引領,走進中國網文世界。在接下來的11個半月裡,賴靜平每周翻譯15章《盤龍》,約5萬字,放在網上供大家閱讀。他漸漸發現一天點擊量有上十萬次,於是決定自己建個網站。目前“武俠世界”網站每日來訪人數在30萬以上,很多英語讀者不惜捐錢也要“追更”。

  中國網絡小說到底給外國人帶來了什麼?

  長期從事文藝評論的鄭榮健認為,“譯者和讀者多為華裔或漢語學習者。他們之所以熱愛網文,往往與難以讀懂中國傳統文學作品有關。可讀性強又通俗易懂的網絡文學,便成為他們閱讀的起點,甚至是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目前已譯介出去的網絡文學作品主要集中在仙俠、穿越、玄幻、歷史等題材領域,不少具有傳統積澱的“東方幻想”。網絡小說《我欲封天》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用最淺白的方式給小說披上了中國道家文化的色彩,對國外讀者來說是可望可即的“一股新鮮空氣”。

  在“武俠世界”網站上還有專門的板塊介紹中文學習經驗和道家文化基礎,以及關於“陰陽”、“八卦”等的普及知識。還有相當一部分讀者在論壇的交流中互稱“Daoist”(道友)。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愛上中國網文,會間接促使他們學習漢字,積極主動地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便是文化輸出中所產生的‘附加效應’。”鄭榮健說。

  中國網文的海外熱還讓作家們更有了奔頭。網絡小說《盤龍》的作者“我吃西紅柿”看到自己的作品通過翻譯被傳播到海外,有不少英語讀者粉絲,他感覺很美妙。小說《我欲封天》的作者“耳根”也提到,“見證著網絡文學的一步步艱辛發展,希望中國網文‘出海’一帆風順。”

  在去年11月30日召開的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包括“耳根”在內的7位網絡作家當選中國作協全國委員,網絡文學作家將與傳統作家共商中國文學發展大計。

  “但是,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市場上還比較小眾,有人在看並不意味著主流,畢竟歐美讀者有著非常豐富的本土出版閱讀物。”賴靜平說。

  “而且,此前網文多是讀者自發翻譯在論壇上傳播,一直處於版權的灰色地帶。”賴靜平與閱文集團討論了數月,終於確定了20部小說的英文翻譯授權。

  “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網絡小說‘走出去’後能否真正體現中國價值。”中國作家網副主編馬季認為,雖然現在的網絡小說愈發精品化、文學化,傳遞正能量,但還是要剔除掉低俗、庸俗和媚俗等內容。他建議有關部門循序漸進地重點支持一批兼具“網絡性”和“中國性”的作品“走出去”,增加這些作品的翻譯比例。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