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瘋狂”的瓶子——海絲路上的青花奇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6 10:30:23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300年前的1717年,奉奧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裝的薩克森龍騎兵,在德國城市德累斯頓集合完畢,開拔前往普魯士。

  新華社報道,這些後來讓拿破侖膽寒的精銳部隊,這一次出發,並沒有作戰任務。他們被奧古斯都二世選中為“交換物”,用以換取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餘件中國瓷器。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龍騎士瓶”。 

  這是奧古斯都二世瘋狂痴迷中國瓷器的一個片段,是歷史上歐洲人迷戀中國瓷器的一個縮影,更是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全球藝術交流和審美互鑒的華彩篇章。

  2017年4月的一天,在距德累斯頓20多公里的小城邁森,幾個德國設計師正在一家制瓷工坊內制胚、上彩,參觀者如織。工坊展廳里,一款名為“明龍”的釉里紅龍紋盤正在熱賣,盤內一條紅龍踏祥雲、回首望天。典型的明代味道,中國味道。

  這家工坊建於奧古斯都二世時期。如今,邁森瓷器已成為歐洲瓷的翹楚。巧合的是,邁森瓷器正在打開中國市場,用西式的筆法繪制東方的紋飾。青花、釉里紅等瓷器,正沿著相近的航路,返回始發的地方。

  白色誘惑

  易北河畔的小城邁森,今年初春時節下了幾場雪。阿爾布萊希特城堡里,邁森大教堂的尖塔上留下稍許雪白。這抹白色,也許正是讓奧古斯都二世愛到痴迷的顔色。

  邁森市瓷器博物館的木門口,左手邊是一尊白瓷犀牛,右手邊是一尊白瓷大象,每尊瓷塑足有一米長、半米寬,胎質致密,造型精美。瓷塑沒用任何彩釉,呈現的是高嶺土的原始發色。

  如果回到數百年前的歐洲,這兩尊瓷塑可價值不菲。彼時,來自東方的白色瓷器被歐洲人稱作“白色金子”,能得到一個瓶子或一個盤子實屬幸運。

  當時,想要獲得中國瓷器,歐洲商人只有兩條路徑:一是從歐洲出發跋涉貫穿中亞的陸上絲路;二是從埃及蘇伊士或伊拉克巴士拉,經紅海或阿拉伯海中轉印度,最終進入中國南海貿易區域。阿拉伯帝國出現後,在大部分時期里都把控著這兩條通往東方的商路。一些歐洲商販把埃及亞歷山大港、敘利亞阿勒頗與大馬士革稱作“鐵幕”,因為貨品往往被經手的阿拉伯商人層層加價。

  按照中國史料記載,宋朝時,曾有少量瓷器通過阿拉伯商人輾轉抵達歐洲。不過,按照歐洲人的傳說,歐洲大陸第一件瓷器,是旅行家馬可·波羅13世紀末泛海跋涉從中國帶回歐洲。

  這件瓷器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瓶,掩埋在綢緞、香料等東方奇珍異寶之中。馬可·波羅把這個瓷瓶稱作“波切拉納”,它在意大利語中與一種白色貝殼發音相近,原因是兩者同樣光潔、白皙。這個詞還可以誇贊女人美白的膚色,用來給瓷瓶命名,可見歐洲人對瓷器的欣賞與渴求。

  追逐痴迷

  邁森瓷器工坊的市場推廣經理黎玲介紹說,這種痴迷不只源於“物以稀為貴”的心理,歐洲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國瓷器的通透質感,在工藝上難以仿制。另外,瓷器在進入歐洲之前,歐洲人使用的陶器滲水率較高,儲存食物容易變質,而瓷器滲水率大大降低,食物水分不會滲入容器中,更加衛生潔淨。

  當海上絲綢之路與西方大航海線路巧妙接駁後,瓷器的環球商路形成了。中國瓷器從漳州、泉州、廣州等中國東南沿海城市出發,源源不斷地輸往威尼斯、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哥德堡、漢堡等歐洲港口。

  西班牙、葡萄牙是中國瓷器“批發商”的歐洲先驅。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等西葡航海家探索出新航線,繞過了阿拉伯人,開啟大航海時代。憑借航海優勢,兩國率先開啟從中國大批量購買瓷器。1522年,葡萄牙王室不惜以行政手段插手市場,規定從東印度歸來的商船,貨物的三分之一必須是瓷器。

  在絲路發展歷程中,“通貨”不僅有絲綢,瓷器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也是最重要商品之一,海上絲路因此也被稱作“瓷路”。

  這些瓷器首先在王公貴族間作為禮物相互贈送,用中國瓷器作為餐盤、咖啡杯成了格調與品位的象徵,葡萄牙、法國、荷蘭和英國的貴族爭相購買。

  德國歷史學家西蒙娜·謝倫貝克說,奧古斯都二世堪稱最狂熱的瓷器收藏家。在他居住過的德累斯頓城堡與阿爾布萊希特城堡中,密集擺設的數百件瓷器便是見證。

  奧古斯都二世的最知名收藏至今仍可尋到蹤跡。一尊康熙年間的青花龍瓶,陳列在德累斯頓市軍事歷史博物館中,與前膛槍、馬刀與火炮擺放在一起。這便是奧古斯都二世用龍騎兵換來的“龍騎兵瓶”中的一個。

  分享技藝

  在今天的阿爾布萊希特城堡里,幾塊電子觸摸屏吸引著參觀者。人們可以在屏幕上自己動手模擬制瓷:確定石英、高嶺土和長石的配比,用手指在屏幕上捏出瓷胚形狀,選擇燒制的溫度,用手指畫出紋飾,最終電腦會呈現燒制的成品模擬圖。

  但在沒有計算機的奧古斯都二世時代,歐洲人曾為仿制中國瓷器而抓狂。奧古斯都二世為了制瓷,不惜把他的居所阿爾布萊希特城堡改造成瓷器工廠。1705年,他雇用煉金術士約翰·弗雷德里希·伯特格帶領其“科研團隊”探索中國瓷器的燒制方法。

  面對來自中國的瓷器成品,伯特格的團隊實在無法通過肉眼判斷製造的配方,他們主要靠“試錯”的方式來摸索,甚至會參考各種臆測和傳說。例如,歐洲有傳說,“瓷器是由一種深埋在東方土地下的果汁制成”。還有人猜測,用蛋殼和一種魚鱗混合研磨,加土加水和成泥,成型後掩於土中儲藏百年可制為瓷器。

  經過5年的摸索,伯特格嘗試多種配方,終於在1710年成功燒制出歐洲第一件硬質瓷器。按今天的說法,伯特格或許稱得上是用“逆向工程”破解了制瓷工藝,而中國瓷器是他的靈感之源,更是工藝標準。

  反轉劇情

  今天的邁森,是“德國的景德鎮”,是德國瓷都。在邁森市中心教堂的塔樓上,37個小型瓷鐘,每逢准點,鐘聲響起,匯成一種融合了金屬和瓷器樂音的新聲樂。

  絲路就是這種融合的紐帶。當古代畫有石榴、桃子圖案的青花瓷進入歐洲時,歐洲的工匠們並不熟悉這些水果,他們在仿制時,便用中國筆法和西方人熟悉的洋葱製作出著名的“藍色洋葱”系列青花瓷,至今仍是收藏家追逐的對象。

  英國陶瓷藝術家、小說家艾德蒙·德瓦爾在其著作《白瓷之路》中寫道,以瓷器為載體,這種東西方藝術碰撞了幾個世紀。

  他寫道,當阿拉伯人和西方人不再滿足於購買成品瓷器,中國開始為外國商客量身打造“外銷瓷”。按照歐洲人的記述,中國人當時對西方文化還知之甚少,對西方人要求瓷器上繪制的一些裝飾,比如特殊紋章和宗教典故等,只能通過言傳意會,最終圖案完全取決於匠人的想象力。不少歐洲商人把這種訂制瓷形容為“聽筒傳話”,聽筒一邊是歐洲人的商業設計,聽筒另一邊則是東方人的無限想象。

  恰在今天,那些帶著融合烙印的“華洋結合”式瓷器被視作一代經典。例如,雍正年間出口過一種釉里紅盤到歐洲,在西方主題的畫面里,插著翅膀的天使卻有著中國孩童的笑臉。

  黎玲說,邁森瓷今天約有三成銷往亞洲,其中中國購買者越來越多,“作為瓷器大國,中國人更懂得欣賞”。邁森瓷的設計師還專門設計了以中國生肖為主題的瓷器,著眼中國市場。

  從中國出發的瓷器,如今正承載著新的藝術內涵返回中國。三百年刹那時光,制瓷技術與藝術在東西方流轉。西方人早年探索東方時那種財富、權力與欲望的張揚,在絲路交往中早已沉澱為技藝與文化的交融,這也許就是絲綢之路的最大魔力。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