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泉州老街巷——相公巷 看時代變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4 10:24:54


曾經的相公巷裡一座古大厝一角
相公巷街景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相公巷是一條深藏在泉州城區東北部的靜謐小巷,東街北向至廣平倉。關於相公巷的名稱,巷口桂香宮內是這樣記載的:一種說法是,這條巷子因泉州第一個狀元梁克家而得名。梁克家不僅高中狀元,而且官至宰相。另一說法是,相公巷的由來是因巷口供奉著“相公爺”——“戲神”雷海青。

  如今,這裡除了保留完整的桂香宮外,只匯聚著各色潮流小店和現代化民房。而在這條小巷裡,關於曾經的一些名人故居的故事,都只能在只檐片瓦和一些老照片中找到印證了。

  本期《最閩南》,我們就帶你走進相公巷,在小巷、在知情人的述說中,尋找那些遠去的歷史的回憶。

  桂香宮內有“戲神”

  從熙熙攘攘的東街往相公巷內拐,不出二十米,便能看到一座閩南建築風格的宮殿,靜靜地伫立在路旁。宮殿前有幾節低矮的台階,拾級而上,便能看到“桂香宮”的牌匾及兩側“桂裡精英盡國粹,香圃輝曜日月星”的楹聯。雖然位於鬧市區,但宮殿畢竟是宮殿,當踏入殿內、望見殿前裊裊的青煙的時候,還是讓人感到內心一片平靜,仿佛在瞬間擺脫了城市的喧囂。

  宮殿內有一位姓楊的老人,今年已經80多歲了,自從1995年從蔬菜公司退休之後,家離這兒不遠的他,便開始來桂香宮內義務服務,至今,已經在這兒服務了二十多年。而關於相公巷這座宮殿的歷史來源和變遷,他可謂是最好的見證者和講述者。

  據老楊介紹,桂香宮內所供奉的神祇是“相公爺”——“戲神”雷海青。“這位雷海青是唐玄宗時的著名宮廷樂師,善彈琵琶。傳說,他是玉帝的三太子,因為他酷愛人間戲劇,擅長音樂歌舞,玉帝便准他下凡。下凡之後,他便投胎在一雷姓佘族農家。由於他出生的時候,嘴巴周圍皮膚烏黑,他的家人以為是不祥之兆,便棄在路旁。恰好這時候,有一木偶戲班經過,見到有一只毛蟹爬到他嘴唇邊用涎沫喂他,而他當時所戴的帽子上綉有一個“雷”字,便為其取名“雷海青”,並代為撫養。長大後,雷海青眉清目秀,聰明乖巧,詩書器樂無所不通,尤其擅長吹奏一種名叫“篳篥”的笛管。後來,他當上了唐代宮廷樂師,卻因為安史之亂,被安祿山擄進洛陽城。在凝碧池設宴慶功時,他手抱琵琶,與梨園舊人相對黯泣,久久不肯動手演奏,並大聲痛斥安祿山之罪惡。惱羞成怒的安祿山,對雷海青施以酷刑,用刀剜他的嘴唇,並把他的舌頭割掉。雷海青口含鮮血,忍著劇痛,卻拼盡全力將手中的琵琶對准安祿山的頭部擲去,最終被凌遲處死。聽了老楊講述的故事之後,我們不禁對雷海青忠烈的民族氣節肅然起敬。

  桂香宮是泉州市區內供奉“戲神”歷史最悠久的宮殿。老楊介紹,如今,每年六月初九信眾們都會來為殿內的“相公爺”做壽,而從初八到十二,高甲戲、南音等各種民間戲曲粉墨登場,鄰里街坊紛紛搬來凳子到巷口的桂香宮前看大戲、聽雅樂,為原本平靜的古城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曾經,這裡“名伶居 仙樂繞”

  建南俊新街的時候,短短的相公巷被拆掉了一半,家住相公巷98號的李奶奶說,大部分的老宅和故居被拆掉了。而住在旁邊曾厝埕的一名阿姨告訴記者,泉州著名的南音演唱家馬香緞古宅就在這裡。

  喜歡南音的人,提起馬香緞的名字應該都不會陌生。馬香緞,1943年4月生於泉州東街,自幼酷愛南音。1960年參加泉州民間樂團,聰穎好學,通過三年培訓,演唱、演奏技藝深受海內外弦友贊譽,為樂團較有造詣的青年演唱員。1963年首次應邀赴上海演出,獲得上海文藝界和鄉親好評。1978年,馬香緞參加晉江地區文藝代表隊,出席福建省首屆“武夷之春”音樂會,帶著對周恩來總理的深切懷念,演唱南曲《夜夢周總理》,博得大會好評,榮獲演員獎。1981年,馬香緞調回泉州市文化館從事南音研究和培養南音新秀工作。在文化館工作期間,她倍加努力,大量搜集、整理瀕於失傳的南音指、譜、曲,使之重放光明。她的演奏、演唱技藝也進一步提高,並自成風格。由中國唱片社錄制的《正更深》,香港溫陵唱片公司錄制的《三千兩金》《出漢關》等,深受海內外弦友的青睞與讚賞。為了弘揚祖國優秀南音藝術,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馬香緞曾於1982年參加福建省南音代表團赴香港訪問演出。後又應邀赴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開展南音藝術交流並傳授技藝。由於馬香緞在南音藝術上的成就,曾被選為福建省政協委員,1979年加入福建省曲藝家協會並任常務理事、副主席等職,同年加入中國曲藝家協會。1979年出席全國第四屆文代會。

  據了解,嗓音深厚、感情入微的馬老師經常在相公巷家中的“天井”內彈唱,街坊鄰居都會在屋外聆聽“仙樂”。後來,到過馬香緞家裡的人,還會經常聽到南曲世家的後人自彈自唱。

  “早就拆了,她家就在我站著的位置,現在,你看,這旁邊都是新建的房子。”阿姨不無惋惜地說。

  相公巷中段 曾有座徐瞻進士第

  相公巷並不長,因為舊城改建,新老房子穿插其間。很多人不知道,在這條不長的古巷裡,曾出了好幾位歷史名人,也曾有好幾座名人故居,只可惜,如今大多已被拆不見了。據徐氏宗親會泉州分會的秘書長徐鼎潤老先生介紹,在這條巷子的中段,曾有座進士第。

  徐鼎潤告訴記者,這座進士第的主人叫徐瞻,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算起來與秦檜是同年的進士。徐瞻曾任廣州通判,為官清廉,辦案公平公正。乾道間(1165-1173年),知州周葵還為徐瞻立坊,表其裡叫“興德”,取其治獄公允,多積陰德,子孫必興之意。徐瞻退休後回到家鄉泉州,在相公巷的進士第內安度晚年。他曾在此為他的先祖狀元公徐晦撰修《泉郡安平徐狀元巷族譜序》。該譜序後被其後裔攜去台灣,如今亦為兩岸族親尋根謁祖提供了依據。

  憾的是,這座府第早已拆毀。當記者沿路問詢此處的居民關於徐瞻府第的具體地點時,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來源:泉州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