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當代白求恩”中國行醫15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1 10:50:54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醫學博士田朝輝,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一待就是15年。他選擇了最苦最窮的基層山區做無償醫療服務,隨身帶著三樣東西:詞典、氣球、筷子,帶詞典和氣球是為與病人更好溝通,帶筷子是為減輕病人的痛苦。

  北京日報報道,他主動到中小學教英語,跑到海拔2700米的山村扶貧。他買羊“借”給農民,幫農民建水窖,為參加新農合的農民代繳費用,為交不起押金的病人提供幫助……而他本人極其簡樸,四季穿涼鞋,天天蹬三輪,一部手機用了9年。

  他是個德國人,有個中文名字叫夏愛克。與他密切合作的同事感慨:“在見到夏醫生之前,我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高尚的醫德。”

  一雙筷子

  有些地區醫療條件不好,住院病人的導尿袋經常被壓在身下造成不適,他每次碰見,都會拿出筷子插在床邊,把導尿袋掛在床下。

  雲南紅河縣城的街道多是起伏路,上坡下坡像爬山,紅河縣人民醫院就建在一個斜坡上。夏愛克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家裡跑出來,向醫院手術室衝刺。

  夏愛克沒有下班上班的概念。不管夜裡幾點鐘,不管哪個科室叫他,他隨叫隨到。為方便第一時間搶救病人,夏愛克曾經在麻醉科值班室住了三個月,後來由於妻兒前來中國陪伴,他必須搬出去,就在醫院對面租房子,離醫院只有幾分鐘路程。

  麻醉科在七樓,等電梯太慢,夏愛克喜歡爬樓梯。經常是手術還沒準備好,他已經氣喘籲籲地出現。患者們喜歡這位大鼻子老外,見到夏醫生總是很開心。夏愛克喜歡對患者微笑,只有一次例外

  一個新生兒早產,哭了聲就沒了動靜。搶救過程中,嬰兒父母出於某種考慮想放棄。夏愛克不同意,反覆做父母工作,但最終嬰兒父母還是決定放棄。

  那天,夏愛克是哭著離開的——在中國15年,他只哭過兩次。另一次是送兒女去泰國讀書,他孤身回雲南,心裡難受。

  隨後一個星期,夏愛克都沒再進那個手術室。有幾個晚上,夏愛克說他好像聽到孩子哭。“聽到夏醫生這麼說,我們全科人都哭了。”紅河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楊芳說,從那天開始,她和同事們決定改變,絕不讓一個孩子在自己手上走掉。

  在中國15年,夏愛克刷新了很多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的認知。

  他的白大褂裡,經常裝著兩樣東西:一次性筷子和氣球。筷子是為病人救急用的。有些地區醫療條件不好,住院病人的導尿袋經常被壓在身下造成不適,他每次碰見,都會拿出筷子插在床邊,把導尿袋掛在床下。

  氣球是為小朋友準備的。他擔心小孩子怕“老外”,所以碰見小病人,他會吹個氣球送給孩子,有時還會調侃自己的大鼻子,跟孩子打成一片後,他就可以順利了解病情。

  夏愛克一見危重病人就會撲上去。通常醫生做完手術會先簽字,有後續風險便於認定責任,但夏愛克不在乎這個,只顧搶救病人。

  有次一個孩子溺水,夏愛克正好趕上,來不及換衣服,就跑過去給孩子插管。夏愛克個子很高,孩子比較矮,他就跪下來操作,結果渾身都是孩子嘔吐物。夏愛克並沒有停下來,繼續埋頭忙。

  “他經常這樣,他無所謂。”建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普雪騫說。

  面對病人,夏愛克總是最細心、最溫暖的那個人。

  夏愛克在鶴慶做麻醉醫生,但手術前後幾天都要到病房看病人,而且問得特別細。他經常拉著鶴慶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杜峰跟他一起去,因為杜醫生可以給他做翻譯。

  退休護士張素華說,夏愛克有時會搶護士的活兒——病人手術後進病房,有時護士還沒有進駐,夏愛克已經過去幫病人裹被子,保暖。張素華說:“他對病人的認真和關心程度,有時候我們都做不到。”

  遇到大手術,鶴慶縣中醫院醫生陳瓊英經常求助夏愛克,夏愛克有求必應。

  有一次在臨時手術室做手術,病人需要輸血,但血液保存溫度比較低,不能馬上輸。就在大家猶豫的時候,夏愛克拿過血袋放在自己胸口,硬是焐了十幾分鐘。

  “他是只有在書裡才能見到的人”,建水縣人民醫院ICU主任梁偉如此表達對夏醫生的敬佩。梁偉是夏愛克最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