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洋中醫”迪亞拉的30年從業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2 11:13:58


資料圖:迪亞拉醫生手法嫻熟地為病人拔火罐。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迪亞拉,一位狂熱愛好中醫的馬里人。從1984年來到中國,被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吸引後,他就開始了對中醫長達30多年的追求。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醫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越來越多“洋學生”成為中醫的“鐵粉”。像迪亞拉一樣,他們希望為中醫普及出一份力,把這個順應自然的科學體系推廣到全世界。

  不打退堂鼓走上學中醫之路

  新華網報道,“剛開始也沒想到自己要來成都學中醫。”迪亞拉說,當時有機會去歐洲學習,但是他放棄了這個機會。那時覺得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有朋友跟他說來中國學習是一個好機會。“我就想,試試吧!”就這樣,迪亞拉背著行李來到中國。

  來了中國後,迪亞拉了解到中醫是中華文明的靈魂,就決定學習中醫。

  剛開始,迪亞拉在北京學習中文。然而,中文對他來說猶如“天書”一般,他只好一遍遍看、一遍遍寫,學了一年半的中文,好不容易覺得自己學得不錯了,但是沒想到,學中醫之路才剛剛開始。

  1986年,迪亞拉來到廣州,跟中國學生一起上課學中醫,但是僅僅一年半的中文學習水平,讓他覺得非常吃力。“廣州老師說的普通話不太標準,根本聽不懂。”迪亞拉說,第一個學期就開始學中醫經典,研讀醫古文,自己像“坐飛機”一樣,結果第一學期考試不及格。

  但是,迪亞拉沒有氣餒,他下定決心要提高成績。考試完第二天他就去圖書館買書,幾乎把所有關於醫古文的書全部都買了回來,天天翻、連吃飯都在看。當時他們班上有6個外國留學生,最後只剩下迪亞拉和另外一個人堅持了下來,“那段時間真是特別難!但是我熬過來了!”迪亞拉說。

  剛入行病人看到他就跑

  “大伯,熬藥後的藥渣子不要扔掉,可以用來熱敷,效果更好哦!”在成都新都區中醫醫院病房里,迪亞拉正熟練地用普通話跟病人交流,提筆用漢字寫藥方,字跡瀟灑流利。

  誰能想到,剛入行時,迪亞拉還是一個被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醫生。

  迪亞拉說,剛開始坐診的時候,一連三天沒有病人來找他看病。三天後,終於來了第一個病人,一開門看到他,立馬關門就跑了。他當時挺不開心的,但是不灰心,立即就跟著追出去了。

  病人說,“我是來找中醫的,怎麼是個外國人,還黑黢黢的……”迪亞拉趕緊跟他解釋,“我就是中醫!我幫你看看,不行不收你錢!”

  結果,病人非常滿意地走了,還說下次再來找他看病。

  就這樣慢慢地累積口碑,真心對待病人,現在很多病人都不遠千里來找他看病。

  來自山東的病人占紅梅專門趕過來找他看病,“別人推薦我來的,說他看得挺好!我就來了。”占紅梅告訴記者,迪亞拉作為一個外國人,把中醫學得這麼好,對病人這麼上心,讓她很感動。“迪亞拉醫生這份對中醫的真誠讓人動容!”占紅梅說。

  憑借精湛的醫術,迪亞拉逐漸得到病人、同事的認可,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迪博士”。

  從2001年開始,迪亞拉作為國際志願者到雲南最邊遠的山村,從事基層的衛生保健工作,開展健康教育、麻風病援助、艾滋病關懷防治培訓和鄉村醫生培訓。目前他已為雲南培訓了3000多位鄉村醫生。

  鑽研中醫是畢生的追求

  對於外國人如何學中醫,迪亞拉有一套自己的“秘訣”。

  “首先必須學習好中文,尤其是要熟悉中國文化,而不是只學扎幾根針。”迪亞拉說,學中醫最好是用中文來學習,千萬不要用英語來學習,否則很多內容就缺乏了“味道”,體會不了裡面的精妙。

  “比如,唐詩翻譯成英文,肯定沒有中文好。”迪亞拉說,學習中文是學中醫的第一道“坎”,必須咬牙堅持下來。

  “過了這道關,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迪亞拉說。

  在學習中醫這條路上,迪亞拉說自己將一直堅持下去。“這麼多病人信任我,願意相信我,我不能辜負他們。”

  “我的起點低,我的老師、同學、同事們都幫助過我,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做一個好中醫!”迪亞拉堅定地說。

  在迪亞拉的眼中,中醫是一門很奇妙的科學,他希望越來越多外國人了解中醫,也喜歡中醫。中醫的精髓、中醫的根在中國,他將一直扎根中國,繼續努力鑽研中醫。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