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80後”學子回國分享援建非洲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2 10:15:16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這是我赴塞兩年來第一次回國,感到格外親切。”汶衛衛說,作為大學生遠赴國外,參與和見證“一帶一路”建設,感到自豪、驕傲與榮幸。

  中國僑網報道,1989年出生的汶衛衛於2010年9月考入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年畢業後簽約中國鐵建二十局西安工程機械有限公司。2015年7月,他說服了家人,毅然前往西非的塞拉利昂工作。近日,他從兩萬里之遙的地球西部——塞拉利昂輾轉飛赴石家莊鐵道大學,與2萬餘名師生分享他的故事。

  剛入學時被同學戲稱為“平頭村長”

  據汶衛衛介紹,他來自陝西寶雞眉縣一個貧困的家庭,剛到石家莊這座城市時比較不適應,常感到自卑,一度退學的念頭常常從心里冒出,在學校輔導員徐威的耐心疏導下,逐漸打消了念頭。

  汶衛衛從入學開始,一直保持“小平頭”的髮型,再加上長得比較“老成”,穿戴比較“土氣”,被周圍同學戲稱為“平頭村長”。大學四年,汶衛衛生活自強自立,並靠國家助學金順利完成學業。

  提起汶衛衛,該校學生處副處長楊博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汶衛衛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件事:一是汶衛衛愛好讀書,痴迷讀書。他的床上有四分之一的空間堆滿了各種書籍,有好幾層;二是他曾“自找苦吃”,用時33天的時間,自費徒步黃河,行程達673公里,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艱苦陌生環境里煉就“當地通”

  汶衛衛是2015年7月初到塞拉利昂,第一次給當地勞務開會時,當他說完後一群人都聽不懂,一哄而散,“當時感到特別尷尬,也很有壓力,與當地人語言溝通成為最現實的障礙之一。”

  汶衛衛說,當地主要是講英語,為順利開展工作,也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除利用業餘時間主動學習英語外,還主動尋找機會與俄羅斯、印度、羅馬尼亞、英國、尼泊爾等業主及當地勞務及村民溝通。一年後,他已經能夠很順暢地與當地人溝通,語言由“一竅不通”變成“當地通”。

  “當地人都願與我交朋友、打交道,人們都稱我為‘友好使者’。”汶衛衛說。

  “80後”由“青澀”變成熟和自信

  汶衛衛所在的項目部地處塞拉利昂南部省的深山老林礦區。地處偏僻,物資匱乏,蚊蟲肆虐,人口稀少,雖然環境比較艱苦,但這些都沒有讓他有絲毫的退縮。

  在採訪中,記者注意到,汶衛衛的脖子上、胳膊上有青一塊紫一塊傷疤,汶衛衛說這都是當地蚊蟲叮咬所致。

  在交談中,汶衛衛向記者透露,在塞拉利昂這樣一個西非小國,兩年多時間里他遇到了很多中國人,其中有還有多名校友。在他們當中,有自己開公司的、有參與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人都很和善、團結,很受當地人歡迎。這讓他感到既親切又開心,瞬間感覺到世界很大,但又很小。

  “我現在穿的褲子、短袖襯衫、鞋子都是在當地購買的服裝,仔細一看,全來自‘中國製造’。”汶衛衛說,不只日常生活用品,藥品、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建材等方方面面,街面上都充滿了中國商品。

  汶衛衛告訴記者,在國外近兩年的歷練,讓他少了幾分青澀,多了一些成熟和自信,增加的不只是年齡和閱歷,更是才能與眼界。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