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客家華僑華人:他國拓荒創實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1 09:44:59


梅縣區南口鎮橋鄉村。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南宋末年,(廣東省梅州市)梅縣鬆口人卓謀領十餘士兵逃難到婆羅洲(今印尼西加裡曼丹),從此開始了客家人移居印尼的歷史。離開祖國,異國闖蕩,更添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但勤勞聰明的客家人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不論走到哪裡,都能開墾出一片家園。

  南方日報報道,曾有人這樣描述華工:不信教的中國人頭腦特別發達。他們有美國北方人的衝勁和機智,有猶太人的理財和經商能力,有蘇格蘭人的冷靜和獲得欲,有土耳其人的忍耐和中庸秉性,可謂集大成於一身。在眾多華工當中,就有從梅州走出去的客家人。

  百年雲煙已消逝,但客家華人華僑在世界各地的足跡仍清晰可辨。從最初的“落葉歸根”到後來的“落地生根”,他們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等帶到了國外,並在當地發揚光大,與當地人友好相處,為當地社會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墾荒辟地 異國建設城鄉

  19世紀以前,東南亞、大洋洲,甚至美洲不少地區還尚未開發,荊棘叢生,曠野連綿,客家華人華僑下船以後,與當地人一起辛勤勞動,鬥毒蛇猛獸,歷盡艱辛,艱苦創業。經過努力,有的地方成為富庶的鄉村,有的地方出現繁榮的市鎮,客家華人華僑功不可沒。

  黃競初先生所著的《華僑名人故事錄》中記載:南宋末年,元軍進入江西、福建、廣東一帶,宋右丞相文天祥先後在贛州、梅州客家人集中之地征集義軍,起兵勤王。

  1277年3月,文天祥率勤王師收複梅州。勤王師經梅縣鬆口時,受當地群眾熱烈歡迎,自願參加勤王者,僅卓姓就達800人。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北)被俘,部分義軍隨抗元將領張世傑、陸秀夫退至崖山(今廣東新會縣南)。第二年,崖山兵敗,陸秀夫抱著宋帝趙員在崖山投崖墜海殉國,從者死去十之八九,南宋覆滅。

  不願做俘虜的卓謀帶著其他人駕舟闖海,當他們的船只漂抵婆羅洲北岸時,當地首領即集結眾人前來,欲劫奪他們的財物。卓謀率眾奮戰取勝,並生擒其首領,但是,卓謀沒有殺首領,而是放他回去。首領念其不殺之恩,劃出部分土地給卓謀等人營建房舍,休養生息。

  “當地經常有海盜藏匿深山,出沒劫掠,威脅當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卓謀便率眾建築堡壘,協助當地首領抵禦海盜,平息了賊患,並參與建設美好家園,使當地人過上太平日子。卓謀等人以客家人開拓創業的銳氣,從一片原始蠻荒中辟出新的家園。”梅州市外事僑務局副局長鄧銳表示,至今在北婆羅洲還可以發現中國式的堡壘建築遺址。

  前有卓謀開疆拓土,後有姚德勝建城設街,在新的土地上,客家華人華僑總是不予餘力建設家園。

  在馬來西亞怡保市有一條以客家人命名的街道——德勝街。祖籍梅州的姚德勝,赴馬來西亞錫場當礦工,不久,他開了一間德和店經營雜貨生意,除做生意之外,他還向錫礦業投資,逐漸成為華僑經營礦業的龍頭。

  當時的怡保市還是舊式市場,範圍狹小,市容衛生差。怡保殖民當局為擴大市區、改進市政,規劃了一片新市區,但因地處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資建設。1892年6月1日,恰保發生了一場大火災,百餘間店鋪被燒毀過半,需要重建,但是當時的怡保人口稀少,物質條件不具備,怡保殖民當局只好請姚德勝出資協助建設新市,姚德勝欣然答應。

  “擔任這麼大的建築工程,人家都替他擔憂。但他有氣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數百萬元的資本,到數十裡、數百里外招集工人,購置材料。”鄧銳講述,1904年動工之後,姚德勝又親臨指揮監督,工程進行得很順利。最終,他在怡保投資巨款新建店鋪300多間後,又重建數十間店鋪和一所戲院。

  人們由當初的擔憂變為信服,就連本地土人和英國人,也為之敬佩。怡保議會為了紀念姚德勝的功績,將後來重建的曉羅街市場命名為“姚德勝公市場”。1908年,馬來西亞政府為表彰姚德勝出資興建怡保新街的功績,特將新街場的直街命名為“姚德勝街”,並在市場中心為他鑄像樹碑。

  除了卓謀和姚德勝,還有在泰國先後捐巨資興辦21項公益事業的謝樞泗,把民主共和國的立國精神帶到東南亞的羅芳伯等等,他們都是對當地城市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傑出客僑。

  勤勞肯幹 成就商業巨子

  客家華人華僑到了異國他鄉以後,憑著“三把刀”過硬的技術和踏實肯幹的精神很快在當地立足,闖出一片天地。

  “在東南亞地區,客家華人華僑帶去先進的農業和手工業技術,通過辛勤勞動,經過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在先輩的基業上逐漸發展壯大。”萬隆客屬聯誼會副主席徐晉鴻說。

  客家華人華僑在南洋有的從事礦產的開發,使不毛之地變成繁榮的區域,荒山野嶺變成富庶之地;有的種植甘蔗制糖;有的經營椒園,試用各種方法增加胡椒產量;有的墾荒種田,使荒地變成沃土良田。還有的客家華人華僑從事商業,他們從祖國運去各種貨物,滿足當地人民的需要,其中有瓷器、鐵器、銅器和絲綢羅緞等,從南洋運回胡椒、穀米、藥材和棉花等,滿足祖國人民的生活所需。

  據統計,明朝萬歷年間進出口的貨物,品種達一百多種。這既促進了中國與南洋的貿易,也促進了南洋地區商品經濟的繁榮。在采礦、石油、皮革、種植、農副業產品加工、印刷、制衣、建築器材等各個領域都有梅州籍華僑的創業史跡。他們對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南洋地區的開發起了重大的作用。

  近代著名的華僑資本家張弼士,15歲到印尼的巴達維亞謀生(雅加達)。初來乍到的張弼士既缺乏資金又沒有技術,只好在一家米店裡打工。由於他幹活麻利又聰明,結果被鄰店一位姓溫的老板招為女婿。後來他涉足酒業、種植業、藥材業、采錫業、船運業,生意擴展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尤其在葡萄酒業大有作為,發展成為東南亞的首富,美國人曾把他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從鬆口鎮南下村走出去的伍氏家族,在泰國從事商業做得風生水起。“伍森源之子伍佐南繼承父業,逐漸拓展商務,經營碾米、鋸木、輪船、保險和長途汽車運輸等,進而經營進出口貿易,其分公司或代辦處,遍及吧城、星洲、印度、古巴、南非、倫敦和國內的廣州、汕頭、香港、上海等城市。”居住在伍氏家族的通奉第內的一位後人伍叔說,伍森源的孫子伍柏林,把商務擴展到金融行業,創辦泰華農民銀行,成為泰國第二大銀行。

  客家華人華僑充分利用自己學到的手藝,謀求生計,有的還經營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發展當地經濟,解決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

  飲水思源 辦學傳承文化

  6月15日,由梅州市外事僑務局主辦的首屆海外客屬社團中青年研習班、第二屆海外華文教師培訓班及2017年印尼萬隆客屬聯誼會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在梅州開營。42名來自印尼的中青年、華文教師在“華僑之鄉”梅州開展為期10天的尋根問祖、了解客家文化之旅。

  在東南亞生活著許多華人華僑,為了把文化的根留住,他們往往把下一代送到華文學校就讀,有條件的則把孩子送回國體驗祖國文化。“海外華文教師培訓班的10多名教師均來自萬隆崇仁三語學校,他們來這裡學習中文、客家話,並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國,傳授給更多的華裔學生,我們在學校開設了華文課,家長也有強烈的願望讓子女接受更多的華文教育。”夏令營的領隊老師饒志強說。

  雖然遠隔故土千萬里,但飲水思源的客家人從沒忘記把“祖宗言”代代傳承下去,客家人把崇文重教的傳統帶到了住在國,深深地影響了當地的教育,宣傳了儒家思想,並通過多種形式促進了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

  在商界摸爬滾打的客家華人華僑,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時往往積極捐資辦學。在住在國,客家的華人華僑興辦和發展教育的歷史與國內是一樣的,整個華僑社會的教育,大致經歷了私塾、新式學堂和納入當地的民族教育三個發展階段。

  19世紀的前中期,隨著梅州市前往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各國謀生的青壯年的增加,華僑人口激增,出現了居住集中、職業穩定的華僑社會。“面對華僑後代的不斷增加,在崇文重教傳統的驅使下,華僑需要他們的後代讀書識字,但是,在當時殖民主義統治下的東南亞各國,教育落後,華僑後代讀書有困難。為了解決華僑子弟就學讀書問題,各僑居國的華僑社團辦起了私塾學校。”饒志強介紹說。

  1772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創立蘭芳公司後,廣設漢文學塾,免費招生讀書。19世紀末,康有為到東南亞各國提倡辦新學,得到廣大華僑的擁護。華僑社會中有識之士也深感華僑因文化知識落後而受盡殖民主義者統治的歧視凌辱,認為需改辦新學,私塾教育開始讓位於新學。

  後來,華人辦學逐漸納入當地的民族教育。1904年,張弼士捐資8萬元,與當地華僑集資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創建近代華文學校——中華學堂(校)。此後,近代華文學校在世界五大洲的華僑聚居地紛紛設立,蔚然成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