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圭亞那禮俗:朝客人頭頂上方射箭
http://www.CRNTT.com   2018-04-08 10:24:46


日前,中國駐圭亞那大使館在圭亞那喬治敦國家公園,為一家孤兒院的30餘名孤兒舉辦放風箏活動。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禮 節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在圭亞那,人們日常見面,喜稱職務或頭銜。社交稱呼是先生、女士、夫人、小姐。與客人見面多行握手,且應與客人一一握手。親朋好友之間,習慣施擁抱禮、吻禮。公務談判,應事先約好,不可貿然到訪。上門拜訪圭亞那朋友,應準備些禮物。

  圭亞那東部牧區的依那族人的迎賓禮有些特殊,即朝客人頭頂上方射箭,對於初訪客人來說,著實嚇人。具體做法是,主人為貴客舉行歡迎儀式時,在離客人十多步遠地方,架起弓箭,朝著客人頭部的上方連射4箭,箭頭在客人頭頂上颼颼飛過。雖然驚險,但不致傷人。據說,這是對真正朋友的一種特殊考驗,是表示對遠方來客最真摯、最熱烈歡迎。熱情招待客人來訪之後,還會以同樣的方式為客人送別。

  服 飾

  圭亞那國徽的頂端,繪有一頂插著黃、白、藍色羽毛的頭盔,那是印第安部落首領頭飾,表示印第安人是圭亞那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多居住在內地鄉下,穿西服者不多。日常生活中,女子多喜帶項鏈。

  在圭亞那,印度人是第一大族群,人口眾多,故而印度服飾文化在當地有相當影響,如男士纏頭、婦女披紗麗,與印度本土相似。

  一般說來,處於赤道下的圭亞那終年炎熱,當地人在日常活動中,衣著都比較簡單,常見男子穿短衣、短褲,女子穿T恤衫、連衣裙等。但是,在正式社交場合,衣著都比較講究,如參加婚禮,女子多為裙裝,男人則是西裝革履。在宗教活動等場合,人們會穿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如信奉伊斯蘭教的人,身穿白色長袍,頭戴白帽或纏白布。

  飲 食

  圭亞那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番薯等,副食有豬肉、魚蝦、家禽以及各種熱帶蔬菜、瓜果等。通常是一日三餐,早餐點心、牛奶,中晚餐是肉菜以及面餅、木薯面包、米飯、豆飯等。也有不少家庭將木薯、紅薯、芋頭、山藥等當作主要食物,而沿海地區的鄉下,人們多以魚和海鮮為主要食物。

  印度飲食在圭亞那影響很大,如烹調中使用咖喱很普遍,咖喱肉、咖喱雞頗為有名。此外,圭亞那人在烹飪時喜用香草、洋葱、辣椒、大蒜、丁香、肉桂等,其中的辣椒,據說原產自圭亞那卡晏島的熱帶雨林中,古稱“卡晏辣椒”。

  圭亞那傳統美食meta gee很有特色,是由玉米粉、山藥、木薯、芭蕉、椰子奶和磨碎的椰肉做成的餃子,配合油煎魚或雞,還有水果一起燉著吃,味道鮮美。英國飲食風味的Salara以及菠蘿塔、奶酪卷等,是頗受歡迎的甜點。

  當地的飲料主要有啤酒、咖啡、椰汁、紅酒、白酒以及用甘蔗製作的朗姆酒。與眾不同的,他們還有用樹皮制成的Mauby飲料以及用木槿花製作的飲料等,頗具地方特色。

  婚 俗

  圭亞那一些土著民族中,流行一種婚前考驗習俗,即將兩個準備結婚的男女青年,裝進滿是荊棘針刺的大布袋中呆上一夜,不得喝水、吃東西。布袋空間有限,稍微一動,就被會荊棘刺傷,因而兩人必須默契、合作,規規矩矩,才能避免被刺傷。只有在考驗合格後,雙方家長才會為他們舉辦婚禮。

  圭亞那當地的歐式婚禮,一般是下午在教堂舉行。兩位新人身穿白禮服、白婚紗,在神父主持下宣誓、互換戒指、接受祝福,並在結婚文件上簽字。婚禮結束後,由身著漂亮紗裙的小女孩引路退場,邊走邊撒粉紫色的玫瑰花瓣。當晚,婚宴在新郎家舉行,備有豐盛菜肴以及甜點、香檳、婚禮蛋糕等,新郎父親先致辭,親友代表講話祝福。婚宴上載歌載舞,氣氛熱烈。

  禁 忌

  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是圭亞那三大宗教。受宗教信仰影響,印度教徒尊牛如神,故而忌食牛肉,也忌諱使用與牛皮有關的物品。進入印度教寺廟,不得穿著皮革類衣服、皮鞋和系皮腰帶等。伊斯蘭教信徒則忌談與豬有關的話題,忌食豬肉及其有關食品。

  與婦女交談時,忌諱詢問其年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