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西蘭華人為“移民二代”建尋根興趣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7 11:52:38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隨著常年生活在新西蘭的華人已有30萬,近年各種中文、國畫等輔導班在新西蘭越辦越多。這些興趣班的共同點是學生大多是華人第二代移民。記者身邊的華人朋友聚會時總會談論哪裡的中文班水平比較高,哪個國畫老師名氣大,或者是否能找到教授中國書法、武術的老師。讓子女在異國了解中國文化,認同華人屬性,記住他們的“根”是每個華人父母深思的問題。 

  中國僑網報道,粗略統計,九成的新西蘭華人“移二代”每周上一到兩節中文課。而在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的各大活動中,記者總能看到一群4歲至11歲的華人小姑娘活躍在舞台上。她們一絲不苟地表演中國古典舞或《雨竹林》、《草原小駿馬》、《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民族舞,引來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據新西蘭國際藝術學校董事趙瓊老師介紹,中國教育體系中注重教學質量、對學生要求嚴格細致的特點,很受華人家長的青睞。

  在趙老師的藝術學校,記者看到上課時間還沒到,就有20多名六七歲的小朋友來到舞蹈教室,有的忙著換學校統一配發的粉色舞蹈練功服,有的緊抓著媽媽手中的巧克力再吃兩口,還有的已迫不及待地趴在地上壓腿。有趣的是,這些孩子在和父母、爺爺奶奶交流時講中文,一到小朋友之間談笑,就全變成了英文。由於從小就在當地幼兒園和小學學習,英文逐漸成為他們的“母語”,中文成了只和家里人溝通的“悄悄話”。

  上課時間到了,伴隨著音樂,小朋友們在趙老師的帶領下開始基本功訓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取得中國古典舞碩士學位的趙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短短幾年,她正規、系統的教學方式就得到了孩子家長的認可。一名家長說:“我們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教育,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很扎實牢固的,和西方教育過於注重興趣和娛樂不同,趙老師的教學讓我們感到熟悉和親切。”舞蹈班學生的家長基本都是“移一代”,他們在中國大陸出生、受教育並且工作,近十幾年才移民到新西蘭。過去,他們想找到學習中國文化的機會並不容易,現在則可以讓孩子們通過學習中國舞蹈來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文化。

  “蝸牛出洞串門子,背著一間小房子,雷聲隆隆下大雨,蝸牛拍拍小肚子。”教室里傳來中國兒歌的聲音,也讓孩子們在學習舞蹈的同時學會中文的歌謠。趙老師說,用中國傳統音樂加上兒歌,是她這一兩年開始進行的嘗試,效果非常好。教會小朋友舞蹈動作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海外生活,讓她深感“認同中國”的教育對海外華人子女的重要性。

  忙著去輔導孩子們的趙老師告訴記者,儘管在新西蘭教授中國舞蹈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比如場地租金高、服裝道具難找、華人小朋友習慣用英語與老師交流等,但每當看到他們跳舞時快樂的模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渴求的眼神,她都會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