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某旅通過實戰演習 檢驗戰鬥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2 08:31:59  


蘭州軍區某旅在西北古戰場接受上級考核。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前不久,四總部聯合發出通報,表彰2005年度全軍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通報中透露出一個資訊:首次運用部隊演習評估系統,對部隊進行軍事訓練考核,軍事訓練考核開始由概略評估向精確量化轉變。蘭州軍區某旅作為首次運用演習評估系統接受四總部考核的單位之一,以總評優秀的成績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部隊演習評估系統是如何進行考核的?這次考核對部隊軍事訓練帶來什麼影響?這篇調查旨在回答讀者一些普遍關心的問題。
 
   據解放軍報報導,陽春3月,筆者穿行在西北古戰場上,走戈壁、越大漠,尋覓蘭州軍區某旅進行實兵演練的蹤跡。總部首次運用部隊演習評估系統,採取全程跟蹤部隊檢驗性演練的方式組織考核,把該旅官兵推上資訊化條件下的戰爭舞臺。演練之後,數十位專家對採集的4500條資訊資料綜合分析,判定總分成績為91.05分。如同一朵報春花,部隊演習評估系統在蘭州軍區某旅的成功運用,標誌著軍事訓練考核開始由概略評估向精確量化轉變。 
  
   科學評估興起戰場求實風 
  
   在當年漢朝大將霍去病大敗匈奴的古戰場上,一場資訊化條件下的機動作戰演練考核在硝煙彌漫中拉開戰幕。 
  
   演練場上,鐵流滾滾,炮聲隆隆。大漠戈壁深處,身披黃褐相間迷彩的百餘台鐵騎縱橫馳騁;野戰指揮方艙內,電子地圖上紅藍箭頭閃爍,各種指令從自動化指揮系統上快速傳輸。 
  
   今日考評,官兵未出營區就上“戰場”。部隊應急準備時,一些單位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作戰文書,戰場資訊採集員當即作出判定:“與實戰貼得不緊,建議扣分!” 
  
   接著,車隊一出營門,資訊採集員就用攝像機、數碼相機實拍下來,拿出資訊資料表讓連長簽字:遠端機動缺乏敵情觀念會暴露作戰企圖,在大漠戈壁用草綠色偽裝網不符合作戰地域要求,亂扔生活垃圾會洩露行蹤…… 
  
   筆者在導演部瞭解到,演練第一天,戰場資訊採集員亮出多道“黃牌”,逼著指揮員在下達和執行命令前,先考慮是否緊貼實戰。 
  
   資訊採集員的及時出現,使得整個演練更加貼近實戰。“從嚴施考才能促進從嚴施訓。嚴格的軍事訓練考核如同方向標,引領軍事訓練向實戰化、正規化、一體化方向發展。”旅長吳勇感慨地說,運用部隊演習評估系統,與其說是一次實兵考核,還不如說是一場實兵對抗演練。 
  
   演練中,他們強化了用“行動結果評估戰鬥力”的新理念,要求官兵們著眼實戰做好每一個動作,使每一個戰鬥環節都經得起檢驗。 
  
   隨著演練的深入,情況設置複雜多變。“3輛坦克遭‘敵’炮擊損壞,8名‘傷患’需要後送治療。”前方保障群接到“情況”後,指揮員迅速派出搶修隊、救護隊。然而,跟隨保障群的資訊採集員對指揮員正確的處置打出高分後,緊隨分隊行動的資訊採集員卻判給低分:原因是搶修隊搶修受損坦克時沒有敵情觀念,救護隊後送“受傷”戰士時未對戰傷進行簡單處理。負責前方保障群的旅後勤部張部長感慨地說:演練場就是戰場,這種考核把演練演實了、演活了。 
  
   在反擊綜合火力打擊階段,以前坦克分隊前出參加直瞄破壞射擊,所有坦克機動到位成一線才組織連齊射,雖然全部命中目標,但不符合戰術要求。如今他們頂著硝煙,向前機動的同時直瞄開火。資料顯示:直瞄火力成績被評判為優秀。 
  
   科學評估使演練更趨實戰化 
  
   部隊演習評估系統的運用,使演練向實戰接軌。演練7晝夜,一路險情、危境。車隊進至某地域,一會兒,突遭“敵”衛星過頂偵察,各梯隊利用就便器材快速隱蔽;一會兒,武裝直升機群來襲,官兵們利用沙丘、溝坎暫態匿跡;一會兒,前方梯隊遭化學武器襲擊,防化分隊洗消小組迅速洗消、清除沾染。 
  
   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全旅官兵立足現有裝備,探索出一個個新戰法。從按方案演練到按實戰演練,該旅以演習評估系統機制為導向,把部隊引向實戰化訓練,逼著各級貼近實戰創新訓練。 
  
   反擊作戰演練打響後,導演部對扮演“紅軍”的該旅,圍繞綜合火力與開闢通路、圍殲縱深之敵等諸多戰鬥環節,嚴格考核指揮員臨機決斷和分隊作戰能力。 
  
   空中,幾架無人偵察機臨空盤旋;地面,突擊群前沿遭“敵”炮火猛烈襲擊;側翼,一梯隊攻擊受阻。面對突如其來的“敵情”,旅指揮部迅速調整部署,組織力量與“敵”展開周旋,數分鐘後“紅軍”戰機呼嘯,戰車賓士,攻擊群組織火力對目標重新發動攻擊…… 
  
   以往坦克兵的“獨角戲”,如今已變成諸兵種的“大合唱”。從作戰準備到進攻戰鬥結束,炮兵、坦克、通信、工化、衛勤等兵種分隊,在每個演練環節都發揮著作用。 
  
   一直跟蹤考核的集團軍彭軍長感慨地說:評估新理念引發訓練觀念變革,拉近了訓練與實戰的距離,使訓練更“實”了。 
  
   科學評估避免考核印象分 
  
   該旅從接到機動號令開始,部隊便置於66名戰場資訊採集員的考評下。各級召開作戰會、收攏人員、部署任務等環節,從中樞到末端,從行動到效果,都用精確量化標準來衡量。 
  
   硝煙散去,擔任演練副總導演的某基地司令員郭澤波感慨地說:資訊採集拒絕印象分、人情分。演習評估系統對人員裝備出動率、兵種聯合、導調方式、評判標準都做了嚴格規定,全方位檢驗了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和綜合訓練水準。 
  
   千里鏖戰,盡收眼底。隨著巨型螢幕牆上畫面的不斷切換,大到部隊行動,小到單兵動作,演練過程一目了然。旅政委徐世忠說:“部隊演習評估系統讓戰場趨向‘透明’,為精確評估演練成績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演練一開始,部隊剛剛行動,10多台攝像機、20多台數碼照相機跟車上路。資訊採集員從部隊接到預先號令開始,利用攝像機、數碼相機等先進技術和人工分析對部隊進行靜態檢查、跟蹤考評和動態調理。 
  
   循著以行動結果評估戰鬥力的思路,他們用實裝拉動、全程演練、綜合檢驗、量化評估的辦法,考核檢驗部隊整體作戰能力,督促部隊抓好末端細節問題,“一步一動”地按綱施訓。每一個小課目、每一個小環節都做到位。 
  
   科學評估牽引訓練補“短板” 
  
   演練講評會上,官兵們看著大螢幕畫面,像看電影一樣回顧演練場面,導演組在一邊進行講評,當事者被點得心悅誠服。 
  
   講問題由概略評估變精確量化,該旅把演練講評作為提升作戰能力的一個重點,請來訓練基地、院校的專家和資訊採集員現場講評總結,圍繞跟蹤拍攝的畫面和記錄的4500餘條各類作戰資訊,逐級“複盤”查找問題,給戰鬥力建設品質準確“把脈”。 
  
   “以前,演練10多天,總結兩三個小時。現在分層次講評,從首長機關到戰鬥末端,對每個連、每個戰鬥小組逐級對口講評,做到讓事實說話,用資料評判,使人心服口服,讓人難忘!”旅參謀長何積明說,不僅要關注演練中存在的問題,更要注重怎樣解決問題,拿出具體管用的措施。 
  
   講評結束,該旅司令部將導演部採取靜態檢查、跟蹤考評、動態調理等方式填寫的近百份採集表發放到基層官兵手中,根據資訊分析出來的結論查找自身“短板”。 

   這次6個大項20個小項的考核中,部分基層指揮員存在的指揮素質、資訊戰等40多個問題,都由各級領導分工負責逐個破解,規定了補“短板”的標準,從而把部隊戰鬥力全面提高到一個新水準。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