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部戰區“未來戰場實驗室”砥礪先進戰鬥力
http://www.CRNTT.com   2018-11-04 11:17:11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變了,一切都變了……”10月中旬,原濟南軍區炮兵靶場訓練處長劉小光走進中部戰區陸軍某訓練基地,回想起自己上世紀80年代在這裡工作的場景,感慨不已。

  和老領導聊起這些年來的變遷,中部戰區陸軍某訓練基地副司令員常連甫說,除了看得見的樓房、營區等變化,這裡的職能使命、演習模式等也已悄然改變。

  2000年,原濟南軍區炮兵靶場改編為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時,常連甫就調入基地工作,是一名“老導調”,參與導調百餘場演習,親眼見證了陸軍演習的變化。“這些年,演習年年有,每年都不同,幾次大的轉變至今仍記憶猶新。”常連甫說。

  劉小光在靶場工作的那個年代,炮兵靶場只為前來駐訓的炮兵部隊提供訓練場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的保障。常連甫記得,靶場改編為訓練基地後,才開始承擔演習導調任務。不過,那時候的演習,大多是計劃導調下的單方演習,只有紅方,沒有真實的作戰對手和對抗行動。

  組織這樣的演習,導演部可不輕鬆。從演習流程到實兵行動,都由導演部提前設計,演習開始後參演部隊的行動內容和時間、空間也都要詳細規定。大部分“敵情”都由導演部直接通報給紅方,有時也通過情況顯示分隊在一些地方擺幾輛坦克、插幾面旗幟,讓紅方知道那裡有“敵情”。

  “從現在來看,當時的演習是不夠貼近實戰,甚至與實戰差距比較大。但與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實戰化訓練也需要一個探索、發展的過程。”常連甫坦誠地說。

  立起問題導向,開啟了最初的轉變。2006年,在實兵檢驗性演習的總結講評會上,演習總導演30分鐘的發言,講部隊成績不到2分鐘,講問題超過28分鐘。此後,檢討式總結逐步推開,堅持問題導向成為組織演習的重要原則。

  真打實抗,催生了訓練模式轉型。2008年,該基地首次參與組織實兵對抗演習,指定了模擬藍軍,實兵訓練有了真實的作戰對手。不過,對抗開展起來了,訓風不實問題依然存在,為了取勝,有些部隊千方百計鑽演習規定、對抗規則的漏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