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菜園子”如何緊跟“菜籃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2 12:35:10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南國春來早。春節剛過,廣西百色市田陽縣田間就熱鬧起來。“現在小番茄行情不錯,每斤兩塊四。”那塘村村民黃少春樂呵呵地說。在田陽,小番茄成了秋冬菜的主打品種,每天交易量達1100噸左右。

  與此同時,藤縣的秋西瓜,合浦的四季豆,田東、平果的西葫蘆,臨桂、雁山的萵笋……八桂大地處處冬菜飄香。

  目前,廣西全區秋冬菜種植面積達到1412萬畝,每10棵菜有8棵運往北方,為“南菜北運”年供菜近9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秋冬菜生產基地。緊跟市場需求,廣西農業正從供給側發力,加快推進秋冬菜轉型升級。

  綠色轉型:蔬菜標準園打生態牌,四級聯動監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同樣種菜,這裡的種法不一樣。

  “從種子肥料,到用水用藥,都有技術規程,照方抓藥。”田陽縣興城村菜農黃海儼,流轉土地150畝,他談起致富“秘籍”有一套:施肥要用農家肥、有機肥,打藥必須是生物農藥,嚴格把好質量安全關。“雖然投入多一點,但綠色放心、銷路好,粉紅果‘千禧’每斤賣到了8元。”

  以前,興城村單門獨戶種番茄,不成氣候,種多了難免“爛市”。2011年,縣裡在興城村創建蔬菜標準園,瞄准綠色化、生態化,示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短短幾年,全村蔬菜標準園發展到3010畝,質量有保障,產業成規模,市場有了話語權,年產值3000多萬元,番茄成了村裡的致富果。

  這是廣西蔬菜標準化生產的一個縮影。

  “我們這裡常年無霜,四季可耕,是農作物的‘天然溫室’。”廣西農業廳副廳長郭緒全說,讓資源優勢變經濟優勢,必須圍繞市場需求。現在農產品需求升級了,人們更注重吃得健康安全,這要求農業生產方式緊緊跟上。

  廣西農業加快綠色轉型,推動蔬菜標準園創建,重點抓好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五大關鍵環節,通過技術培訓,示範帶動,目前全區已創建116個蔬菜標準園。

  生產方式在變。“有機肥是蔬菜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招。”廣西農業廳經作處處長陳國平說,全區畜產業年排放糞便達3億噸,變廢為寶,相當於氮肥151萬噸,鉀肥176萬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