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尚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艱辛探索
http://www.CRNTT.com   2019-08-24 08:08:32


70年篳路藍縷,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發展成為製造業門類齊全、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的世界大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篳路藍縷,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發展成為製造業門類齊全、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的世界大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偉大發展成就的背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奮鬥,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這裡從三個方面進行簡要總結。

  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認識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高尚全文章表示,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認識,集中體現在如何處理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係上。1953年,中國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黨中央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在總綱中指明:“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這就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上世紀50年代,國家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是後來,由於在指導思想上出現“左”的錯誤,加上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不夠深入,大規模經濟建設未能順利推進下去,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也出現了一些錯誤認識。1978年,鄧小平在北方考察調研時說,“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鄧小平的講話糾正了很多人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錯誤認識,全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也正是因為正確認識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雖然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對如何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沒有歷史經驗,也沒有外部經驗借鑒,但通過對“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把握,我們成功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認識。2012年,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2015年10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新認識。2016年,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中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更深入更具體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經濟建設實踐啟示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前提。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著眼於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經濟就能發展得比較好。

  不斷深化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

  文章稱,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長遠戰略的重要依據。透過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揭示社會主要矛盾,是探索經濟建設規律十分重要的方面。只有正確分析和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才能更好推動經濟發展。

  1956年,黨的八大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正確的判斷。但在後續的建設實踐中,由於沒有堅持這一正確判斷,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不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進行科學分析。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大發展社會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認識和判斷,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夯實了思想認識基礎,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思想認識前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