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以貫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8-02 08:07:18


  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是推進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光明日報發表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常明傑文章表示,新時代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部署,不是一個短期政策,而是管長遠、利全局、固根本之舉,其出發點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要求下,從低碳的邏輯出發,立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算長遠賬、整體賬,倒逼結構調整、經濟轉型,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尋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以貫之的實踐特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從部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簡潔形象而又內涵深遠的金句,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在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生態文明同國家現代化、社會文明、個人發展息息相關。縱觀人類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實踐一再證明,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中國以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新路徑,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強大生機和活力。

  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是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是2030年實現碳達峰的窗口期。生態環境保護,歸根結底是廣泛而深刻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建設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社會,是一個長期工程、系統工程,必須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進轉型升級。堅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整治不利於群眾生命健康的環境問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決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淘汰落後產能,推進“騰籠換鳥”。

  綠色發展必須有科技支撐,必須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應用體系,以此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如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還必須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相關法律制度支撐、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綠色GDP考核標準,把綠色發展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