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破解“徐工之問”
http://www.CRNTT.com   2021-09-19 09:44:30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又是新一輪應屆畢業生的入職季。在這個入職季裡,筆者聽到有人在議論“徐工之問”:徐州工程機械集團為何招不來博士生?

  原來,徐工集團從20年前就開始引進博士,但如今近3萬員工裡,博士學歷者僅53人。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在2021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中位居世界第三。為何這樣的製造業龍頭企業卻招不來博士生?

  徐工的博士不僅少,離職率還有點高,近三年的博士離職率達21.8%。另外,徐工近三年的績效考核中還末位淘汰了5名博士。這種博士與企業雙向滿意度不高的問題,並非徐工獨有,而是製造業企業的常見現象。高校培養方向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善於寫論文做研究的博士不一定能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

  如何破解“徐工之問”,讓更多高端人才進入企業,促進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首先,要培養更多理工科博士。

  當今世界正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量子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將會重塑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安全格局,各國要想在這些新興產業中競爭,就必須培養儲備強大的理工科人才庫。博士培養處於國民教育頂端,持續擴大理工科博士招生規模,才能滿足中國推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

  過去20年,中國理工科博士培養規模一直在擴大,這有利於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實力。據美國喬治城大學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0年美國大學在理工和技術領域授予博士學位的數目是中國大學兩倍;但到2007年,中國的理工博士人數就超過了美國。

  隨著博士培養規模的擴大,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博士選擇進入企業就職。據有關調查數據,2007年,中國博士畢業生選擇到企業就業的比例僅為5.9%。另一項調查顯示,到2018年,教育部直屬高校博士畢業生選擇到工業領域就業的比例急速攀升至19.39%。

  其次,增加專業學位博士比例。

  我國有兩類博士,專業學位博士和學術學位博士。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學術學位主要培養學術研究人才。專業學位博士顯然更符合製造業實際需要,但在我國博士招生中占比太低。據統計,201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10386人,占比9.9%。

  學術博士多,專業博士少,畢業生進高校或研究所做研究、發論文,遠比去企業做技術攻關更容易適應,這也影響了博士們的就業意向。同是在徐州,江蘇師範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的專任教師崗位裡,博士都是1000多人的量級,比徐工高多了。因此,要讓更多博士選擇去企業就職,增加專業學位博士的招生比例勢在必行。

  再次,改革博士招收培養機制。

  很多博士是從校門到校門,一路在象牙塔中培養,沒有做過參與市場競爭的產品,難以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要想培養更多有實踐經驗、能結合市場需求的博士,必須進行博士培養機制的改革。比如,高校招收博士,能否給出一定比例的名額,要求生源具備企業從業經歷?再如,博士論文的選題,能否有一部分來自企業的需求榜單?

  在科技創新引領製造強國建設的今天,“博士下工廠”大有可為。期待未來有更多博士投身製造業企業,讓中國製造早日由大變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