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綠對決與藍色自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5 00:12:10


台灣長達20 年以“認同”為訴求,以“選票”為工具的“民主內戰”已經結束。
  中評社╱題:紅綠對決與藍色自覺 作者:張亞中 (台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2016年1月16日大選以後,一黨獨大、完全執政的民進黨站上了兩岸關係的第一線。民進黨與北京在兩岸主權立場上迥然不同,甚而對立,從結構面來看,如果雙方均不願讓步,兩岸必然要走向寒冬,而且這個冬天看來不會太短。

  為何、如何形成今日紅綠對決的結構?民進黨在主權論述上是否會峰迴路轉?還是將因為缺少制衡,受限於原有的慣力而無法剎車,被迫繼續往前衝?民進黨的完全執政是否會讓已經沈寂多年的兩岸“冷內戰”重新再起?做為在野的國民黨如何自覺?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

  台灣民主內戰結束 兩岸冷內戰再起

  1979年起,兩岸進入“冷內戰”的狀態。1991年台北解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單方面的結束國共內戰,但是北京方面並沒有做相應的表示,因此,法理上中國的內戰仍然持續。1992年所形成的“九二共識”暫時為兩岸“冷內戰”畫下休止符,兩岸政府透過白手套海基、海協兩會的互動,使得兩岸維持了所謂“穩定”的狀態。但是這個穩定的狀態卻極為脆弱,中間歷經八年的陳水扁執政,到了2008年馬英九執政,情況才回穩。由於迄今為止,兩岸並沒共同宣佈結束敵對狀態,也沒有簽署和平協定,因此,從法理上說,兩岸之間只有“穩定”而不存在著“和平”的狀態。

  兩岸關係能夠穩定發展,其關鍵是“九二共識”。但是“九二共識”的核心基礎在台灣很快就開始侵蝕了。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台灣進入了內部的認同紛亂。從1994年李登輝在接受日本司馬遼太郎的談話,發出“身為台灣人的悲哀”開始,台灣開啟以認同為訴求、選舉為方式、議題為“身分認同”、“國族認同”、“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民主內戰”。這一場內戰不僅影響到台灣的經濟發展,也影響到兩岸關係的波動。民進黨佔上風時,兩岸關係陷入低潮,2000年到2008年陳水扁執政期的兩岸關係就是如此。

  在台灣,這場內戰“身分認同”爭的是: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的關係?而“國族認同”吵的是:要否應建立獨立的“台灣國”?台灣是否已經獨立?台灣是否是個國家?兩岸關係是否為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的主權宣示在哪裡?中華民國是否等於台灣?國旗所代表的意義?如何看待中華民國的憲法?歷史教科書應該怎樣書寫?孔子、李白、劉銘傳是否還是我國人?長江黃河是否是我們的?“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辯的則是:統一是否為終極目標?台獨是否終極目標?是否可以透過公投來決定未來的統獨?兩岸應該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以後再做決定?兩岸關係應該“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台灣對大陸應比照國際關係?通過兩岸監督條列,讓兩岸關係受到比國際關係更為嚴格的民意檢驗?……

  如果沒有智慧、尊重、包容,這種認同內戰不會有真正的贏家,也不是透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機制可以圓滿解決的。但是,不會有真正的贏家不表示雙方就會願意理性的討論,不會有圓滿解決也並不表示不會有暫時的答案。

  5次大選,整整20年,幾乎沒有理性討論過兩岸的認同、定位、路徑問題,而是在各說各話的爭議中度過。今年1月16日台灣的大選結束,有了暫時的勝負與答案。結果並不意外,蔡英文贏得了大選,民進黨拿下立法院113席過半的68席立委,首度一黨獨大,完全執政。其所培養的羽翼“時代力量”也在立法院獲得5個席位。泛綠未來4年可以完全主導台灣的大陸政策。

  這一場戰役的意義是重大的,不論兩岸關係議題是否是這次大選的主軸,民進黨的大勝等於告訴了國民黨,台灣長達20年以“認同”為訴求,以“選票”為工具的“民主內戰”已經結束,民進黨的論述成為台灣的主流。民進黨同時也告訴了北京,“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訴求已經碰到了障礙,在認同問題上,多數的台灣人民已經回應了答案。如果單看選舉結果,事實似乎也的確如此。不過,民進黨固然暫時為台灣內部的“民主內戰”畫下句點,但由於民進黨已經是一黨獨大,完全執政,它必須直接面對北京,這將使得長達近70年,涉及主權爭議的“兩岸內戰”更難結束,“冷內戰”將重新再起。這是蔡英文及民進黨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也是兩岸關係最終是和平還是衝突的重要挑戰。

   國民黨為何輸掉了這場民主內戰

  這20多年以來,表面上大多數時間是國民黨執政,可是這場內戰的意識形態,也就是“愛台灣”的論述權一直掌握在李登輝及民進黨的手上。在他們看來,只有堅持“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才是“愛台灣”,否則就是“傾中”,而有可能“賣台”。

  “愛台灣”論述包括三個重要概念,第一、台灣要有主體性,因此,台獨是一個選擇,統一不再是必然的命題,必須經由2300萬人以公投表示同意;第二、中國國民黨是非本士的外來政權,是228事件的罪魁禍首,是威權體制的壓迫者,是本土意識的加害者,是可能出賣台灣利益者;第三、中國大陸對台灣有威脅性,因此,台灣不要與大陸走在一起,能逃就逃,能避就避。台灣要對美“親”、對日“友”,但是對大陸最多只能“和”;台灣對外經貿關係能夠“南向”就不要“西進”;台灣能夠參加TPP就不需要再考慮RCEP;台灣要從世界走進中國,不相信要經過中國才能走向世界;兩岸關係最好是“只經不政”;“和平協議”一定是個統一協議,能不碰就不要碰。凡是與中國大陸唱“合”者,一定是“急統”。

  民進黨的“愛台灣”論述,在本質上並非一般“愛鄉土”的鄉土意識,而是一種在整個中國事務上的“分離主義”論述,在台灣內部醜化中國國民黨的工具。因此,這場“民主內戰”的具體目標就是完成“一邊一國”及消滅中國國民黨,或迫使中國國民黨轉型為“台灣國民黨”。由於內戰是以“認同”為核心,因此“認同”是最高道德,為達此目標,任何道德上瑕疵、言論或行為上的不當都是可以允許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