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州入圍“最中國文化城市”引熱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10:42:19  


  中評社廣州訊 羊城晚報報道,廣州入圍“最中國文化城市”引起全城熱議,不少廣州人覺得這頂“桂冠”有點讓人驚詫。廣州為何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記者請教了多位專家

  包容開放,廣州性格鮮明

  相關評選活動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辦,該台副總編輯馬為公也是評委,昨天,他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介紹,評選最重要的標準是“入選城市要有中國特色”,強調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相協調,他認為廣州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廣州一直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點,包括飲食、建築、語言等。馬為公介紹,評選以海外受眾為主要投票來源,用26種語言在互聯網推介中國的文化名城。“最中國”,意思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最有中國文化特色。

  馬為公認為,廣州的“中國文化特色”是:從歷史上看,一直是多元和包容;就現狀而言,廣州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廣州最有文化特色之處體現在廣州人的文化個性上,就是開放、包容、果敢、敢為天下先。

  但是,這是否只能說明廣州“最廣州”,不能說明廣州“最中國”?馬為公說,中國特色也是多元的,如北京的文化個性是古典、厚重、有皇家氣派。它們共同構成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還有,“如果選擇一個城市來代表迅猛發展中的中國,廣州就是。”

  北京文化學者裴鈺也認為,廣州入圍是“當仁不讓”。他認為廣州是自唐宋以來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始終是中國最開放的地方,有著“歷史的開放性”,這是其文化特色。廣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近代文化遺產最豐富。“上海和天津都沒有上榜,因為他們和廣州的‘歷史的開放性’不同,他們是‘從無到有’,是孤立的城市發展,沒有像廣州一樣成為跨地域的文化坐標。”

  裴鈺說,歷史上,廣州還是“中國的面孔”,在當時的外國人看來,廣州人就是中國人的代表。中國通過廣州與世界交往,以致產生了一門“世界性語言”粵語。

  名城之夢,要避免“文化病”

  中國的城市文化建設為人詬病已久到處高樓大廈,到處舊城改造,千城一面,個性趨同……儘管對廣州贊譽有加,但裴鈺還是忍不住歸納了一句:廣州夢,中國病!

  裴鈺在給記者發來的一份文稿中說,截至“十一五”末,中國城市普遍罹患“文化名城病”,舊城區改造飛揚的塵土中,“文化名城”建設熱卻高燒不退,城市營銷聲嘶力竭地高舉“文化牌”、“歷史牌”,但是,輿論和民眾卻對此毫不留情地猛烈批評。廣州正在全面推進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城市營銷亦面臨空前壓力,唯有洞悉文化傳承和城市營銷的本質,方能擺脫“文化名城病”,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廣州的世界文化名城之夢,可以規避中國城市化之病。

  同濟大學教授、著名城市文化遺存保護專家阮儀三在廣州演講時曾感嘆:廣州的嶺南文化沒有了,要“尋覓”了,“以前可是比比皆是啊”。“如果把‘小蠻腰’放在西安、紐約,都可以。原來的清輝園呢?故鄉水呢?自己的文化沒有推手!”阮儀三說。

  (張演欽)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