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綠道踩單車 海珠湖成老廣游玩新地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10:50:42  


美景環繞,騎車其中,哪是一個爽字能形容
  中評社廣州訊 海珠湖將於10 月1 日前舉行大型開園儀式及系列慶祝活動,為市民和遊客在“十.一”提供一個休閑玩樂之地。記者了解到,自9 月1 日海珠湖試開以來,其遊客量不斷攀升,海珠湖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中秋當晚,入園賞月的市民已達4 萬, 全天的客流量更近10 萬人;現在每到周六日,園區每天接待遊客近5 萬人次。

  海珠湖的規劃和水利功能已被媒體反覆報道,然而,目前園區建設的實際情況進展如何? 偌大一個“新公園”究竟有什麼可玩?最近兩天,記者跟隨一些識玩識食的老廣,一探這個羊城游玩新地盤。

  湖區看點
  漫天飛晚霞 濕地看繁華

  “每到傍晚時分,我們巡視園區到南廣場時,就可以看到漫天落霞,可漂亮了! ”

  海珠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珠湖南邊,草坪比較寬廣,可以瞭望整個湖區,湖面還能倒映出西塔、廣州塔和東塔,整個天空布滿了紫紅色的晚霞,映襯著一湖三塔,實為廣州又一標誌性的景觀。

  據了解, 海珠湖的綠地面積達25 萬平方米,居海珠區首位。湖內的濕地片區,種有荷花、水杉、常綠菖蒲、垂絲柳、矮蒲葦等60 餘種的水生植物。18 日上午,岑女士正坐在貫穿濕地區的木棧道邊,給湖中的魚群喂魚糧。“我住在天河區,但現在有空就會來海珠湖走走,這裡空氣好,人少,而且漂亮的花很多。”岑女士稱,由於地鐵大塘站B 出口就在海珠湖北廣場入口旁邊, 到園區的交通非常方便,“五個站,20 分鐘,就從天河來到這裡了”。

  記者一路沿湖漫行, 沿途但見荷花妖嬈、睡蓮清潔。海珠湖管理中心副主任鐘少珍介紹,湖心島等重要景觀點還有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紅花楹、桃花、紫薇、雞蛋花、粉花夾竹桃等等, “接下來,我們將讓園林公司把各種花卉的名稱和簡介都貼出來,讓遊客在觀賞美景的同時,識別不同的水生植物。”除了繁華似錦的濕地景區,湖區內已出現鳥、魚等20多個種類的動物,“水秀岸綠,魚躍鳥鳴”的嶺南水鄉畫面躍然眼前。

  配套設施
  綠道踩單車 驛站細品茶

  記者在海珠湖看到,園區內有3.5 公里的綠道, 且管理中心還提供自行車租借服務, 每輛單人自行車每小時的租借價格只需3 元。早前,有遊客不滿海珠湖不准私家自行車入園,對此,管理中心表示,此舉只為遊客安全著想。鐘少珍稱,目前園區內共設有50 輛自行車,而且,車身均加上減速設計, 以確保車輛總量和行車速度在管理中心可控制範圍內。

  “園區剛試開時,有不少拜客來騎車,我們也因此接到很多投訴,遊客說,在綠道上走著走著,身旁一輛單車飛馳而過,感覺很危險,”她說,“海珠湖內的綠道都是繞湖區而設,快速騎車不僅對行人產生危 險,對騎車者而言也是很危險的。作為一個公共公園,遊客的安全是我們首要保證的,所以,希望大家能諒解。”

  海珠湖管理中心介紹, 較之9 月1日時,海珠湖的設施已經逐漸完善。據介紹, 北廣場入口的小型停車場已有近50個車位,湖區內增設了休息桌椅和遮陽傘,以及12 個流動廁所。管理中心工程人員稱,雖然園區栽種了很多樹,但由於綠樹成蔭仍需時,所以,不少市民都反映“太曬”。“如果要移植老樹大樹,成本很高,而且也不利於大樹原生長地的綠化保護。栽種新樹, 是比較環保節能的方式,但要等到它們能遮陰,還需三、五年。

  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多增加遮陽傘”。

  除了在遮陽傘下避曬, 遊客還可以進入驛站乘涼。記者發現,園區內的休息驛站功能已逐漸完備,內設茶座等休閑設施也即將開放。此外,為徹底解決遊客如廁難問題,海珠湖即將增建三個公廁;在游樂方面,也將引入游艇、水上單車等游樂設施。

  周邊玩點
  嘗大塘燒鵝 賞小洲風情

  有老廣向記者特別推薦, 游海珠湖後,一定要嘗嘗新鮮的大塘燒鵝。“走出海珠湖, 經地鐵大塘站B 出口穿過去對面馬路,就有食店售賣大塘燒鵝。這裡的燒鵝最正宗,而且新鮮滾熱辣。”自稱老饕的李先生表示,自海珠湖試開放後,周末一家大小常來“一天游”,踩單車、呼吸新鮮空氣,吃新鮮燒鵝,其樂無窮。

  此外,喜愛自駕游的陳先生還力薦海珠湖附近的土華水果批發市場。“從湖區駕車到土華,幾分鐘就到了。這裡龍眼最出名啦。”陳先生說,到土華買水果,是他游湖後的必備節目,而土華、小洲附近的水果交易市場出售的水果,又新鮮又便宜,“這邊的交通狀況也很好, 不像城西的水果批發市場那樣塞車。”

  據了解, 與海珠湖連成一線的小洲村、瀛洲生態園等一帶有大量的果園,種植有黃皮、楊桃、龍眼、荔枝、木瓜、蓮 ??€霧等等時令水果。當下中秋剛過,水果種類繁多,記者在外環高架橋下的水果批發市場看到,不少人在各種水果攤檔前現買現吃。

  走出水果市場, 再往南走去就是小洲村。小洲村內,民居沿河而建,古榕濃蔭蔽日,還有五六百年“高齡”的蚝殼屋和古井,村內至今仍保留濃厚的嶺南水鄉風味,因而該村又有“民俗博物館”的美稱。近年來,很多藝術創意人員和展覽都進駐小洲村,讓小洲村成為一個經典的文藝游玩地。

  來源: 羊城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