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山文化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7 13:56:43  


  香山自宋代設縣治以來,歷經800多年的滄桑巨變,如今已形成一個兼容並包、文化多元的社會文化體系。香山文化,既有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帶有嶺南文化的印記,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有研究者就認為,香山人在文化性格上表現出“堅守正統與開放創新並存、趨利務實與熱情浪漫同在、剛勇好強與文質彬彬兼備、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合一”等特點。可見,我們今天提出並研究香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意義。這種價值與意義,最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拓寬嶺南文化的研究領域,深化人們對嶺南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近十多年來,人們對嶺南文化的研究雖然有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是從宏觀上進行綜合研究或整體的理論探索,其區域文化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薄弱。香山文化集中地涵蓋了嶺南文化中粵、閩、客三大民系的文化成分,從其發展過程看,她實際上是嶺南文化的重要標本,甚至可以說是近代嶺南文化的源點。 

  香山文化研究,主要是對包括中山、珠海、澳門在內的粵語方言、閩語方言和客家方言三大民系進行整體的學術研究和理論探討。深入研究香山文化,把握它的本質和特征,揭示它的發展規律,探索它與嶺南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關係,以促進嶺南文化和整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是中山市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響應建設文化大省號召,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舉措之一。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豐富嶺南文化內涵,拓寬嶺南文化研究領域,深化人們對香山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認識。尤其是近年來,學者們對香山商業文化、買辦文化、華僑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的系列研究,既挖掘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保護了香山豐富的文化資源,又為人們了解香山文化和嶺南文化提供了多維視角。可以說,香山文化研究直接為研究嶺南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證性的範例,從而也在客觀上為推動嶺南文化的學術交流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智慧、理論和方法。香山文化研究,本質上屬於哲學社會科學的範疇,同樣也具備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和服務社會的功能與作用。但是,對於一個地方政府而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實踐經驗,提供決策參考。近幾年來,各地都非常重視尋求經濟社會發展的文化基礎和文化動力,而開展香山文化研究,就恰恰適應了中山發展的需要。 

  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意義在於研究和發現規律,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研究香山文化,發掘中山歷史文化資源、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建設的經驗,把握社會文化發展規律,可以為中山市的發展提供政策依據、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山市正面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轉型。經濟轉型主要是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社會轉型主要是由單一、封閉的社會向多元、開放的社會轉變。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經濟的轉型是一個自覺的可以控制的過程,而社會轉型則是繼經濟轉型之後的客觀存在,在這個轉型期既有因為舉措得當從而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平穩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因為應對失誤而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長期動蕩的所謂“拉美陷阱”。研究香山文化,就是要從歷史中尋找經驗教訓,從鄉土文化中發現人文精神,從而為建設“適宜居住適宜創業”的和諧中山服務。 

  其三、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深度發掘和弘揚,吸取先賢思想智慧,賦予中山市更高的文化品味,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歷史文化資源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體現,是城市的文化個性之所在,也是一個城市成為文化名城的決定性因素。 

  文化需要深入挖掘,精心培育;文化品牌更需全力推介,精心打造。香山文化資源豐富,底蘊厚實,形態多樣。以名人文化為例,據初步統計,祖籍香山的中國近現代文化歷史名人不下100位,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藝、醫學等領域,其中榮膺某一領域“第一”的名人就有近30位。歷史把香山推到中國現代化的前台,使她成為國內較早具有現代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地方。1872-1875年,在中國第一位留美學生、香山人容閎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留美,香山人占其中的三分之一。清末民初發生的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幾乎都有學成歸國的香山人的身影。更不用說,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海峽兩岸,在整個華人世界乃至整個國際社會,都享有著崇高的聲望。歷史清晰地顯示,在近代中國一百餘年從封建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香山人扮演著重要角色,初步構成了具有近現代形態且極富獨特內涵和品格的地域文化,並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是幸運的、光榮的,如今的中山、珠海、澳門三地有責任傳承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澱,通過深入研究,進一步把香山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出來,發揚光大,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歷史文化是先進文化的源泉,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靈魂和精神力量。改革開放後,中山、珠海和澳門三地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互動與融合,再一次推動了香山文化的發展,而厚重的香山歷史文化,也正以新的姿態加入現代化建設的大潮。比如在中山,豐富的文化資源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杠杆。她以占全省1%的土地面積、2.7%的人口,創造了占全省3.8%的生產總值,經濟總量位居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第五位,並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殊榮。這種具有時代意義的偉大實踐,既是香山文化的現代詮釋和作為一種活文化的具體印證,也是對嶺南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深刻體現了文化的傳承性。 

  尊重和善待歷史文化,在中、珠、澳三地有著優良的傳統和廣泛的共識。多年來,中山市高度重視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進一步提升了中山市的文化影響力。新時期提出的中山人精神是在把握香山文化精髓、融會現代精神的基礎上提煉而成,得到市民的廣泛認同;城市論壇的成功創辦,彰顯了中山市民的現代公民素質;孫中山故居的保護與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的建設,獲得有關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好山好水好兒女”名人省親活動,拉近了當代文化名人與家鄉的情感;鳳凰衛視《縱橫中國.中山篇》的播出,為海內外觀眾提供了了解中山人文歷史的新視角;美輪美奐的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成為外界觀照中山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毋庸置疑,作為偉人故里、名人之鄉,香山文化的浸潤既久且深,給中山這座城市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文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是文化的競爭。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先進文化的引領,沒有文化創新的持久推動,在競爭中就要落後,就要被淘汰。城市文化底蘊需要挖掘與展示,需要積累和創造,需要個性與特色,需要繼承與創新。充分挖掘、整合香山方言文化、商業文化、華僑文化、民俗文化、買辦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從香山的歷史寶庫中挖掘出時代需要的文化寶藏,並使之轉化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現實資源,有利於加快傳統與現代、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以及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為中山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其四、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開展鄉土文化教育,培育市民的家園意識和人文精神,強化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歸宿感。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和民族的魂。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趨同化的今天,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於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培育家園意識和民族精神、強化市民的文化歸宿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香山文化是在香山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模式,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既保持了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的優良傳統,又在延續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的血脈中與時俱進。無論哪座城市,其居民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以及文明素質都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因此,研究發掘香山文化,有助於培育新時期中山的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質。 

  中山市本著“傳承偉人故里歷史文化,弘揚現代人文精神”的宗旨,將新時期中山人精神確定為“博愛、創新、包容、和諧”八個字,體現了歷史文化的傳承性和時代文化的先進性。新時期中山人精神的總結提煉和宣傳推介的過程,也是市民重溫香山歷史文化和建設現代文明的雙重過程。香山文化進入鄉土教育教材,也成為市民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文化歸宿感的現實依據。配合新時期中山人精神的推介和創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中山開展了歷時4個月的市民文明意識與行為調查。這項活動吸引了28萬市民直接參與和熱烈討論,有效地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轉化為廣大市民自我發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過程,讓文明行為成為市民的共同追求。 

  其五、研究香山文化,有利於加強中山、珠海、澳門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文化認同和產業合作。 

  雖然經過歷史與社會變遷,香山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劃已不複存在,但其文化卻在今天中山、珠海、澳門三地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完全可以說,三地在文化上仍屬一個整體。改革開放後,中山、珠海以驚人的速度實現了從產業結構到經濟結構的轉變,實現了文化和社會從封閉向開放、傳統到現代的轉變。澳門在回歸以後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過去的發展中,中山、珠海、澳門事實上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與合作,但由於種種原因,三地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還沒有完全上升到操作層面。歷史同源,文化同根,地緣人緣相近,是交流與合作的非常有利的條件。增進三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香山文化研究是最好的橋梁與紐帶。研究、傳承和弘揚香山文化,不僅有利於今日三地的文化認同和資源共享,而且有利於促進廣大海外香山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家鄉、對祖國的眷戀,強化香山文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王遠明)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