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東古村落保護與推土機賽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5 10:46:16  


  中評社廣州訊 今年9月,著名學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在紀念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60周年座談會上說:“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可是沒等我們去認真翻閱它、閱讀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見了。”

  目前,廣東正在進行第三批古村落普查評定工作。這將是“廣東省古村落”評選的收官之戰。五年來,古村落已經成功地進入廣東公眾的視線,成為一種全新的審美經驗,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傳統情懷,也越來越多地得到人們的認同。但城鄉變遷的大潮湧動,身處漩渦之中的古村落將如何自處?下一步該怎麼走?兩周來,記者跟隨廣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第三批古村落普查評定的工作組和專家組,北上梅州、韶關,試圖就此找尋一些答案。

  水鄉、山居、海洋文化全包含:古村落是嶺南文化的“根”

  廣東省民協負責人稱,廣東古村落包含著豐富深邃的歷史文化信息,數量龐大而精美的古建築群,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鄉土文化的活化石,是鮮活的“嶺南民俗文化博物館”。

  廣東古村落的一大特色,是支脈分明,樣式多彩。從民系分,以廣府古村落、潮汕古村落、客家古村落為主體,輔之以粵北古村落、雷州古村落;由地域論,表現出水鄉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點;在經濟模式上,表現出以農耕文化為主、商業文化並重的特點;從人口流動看,由於移民南遷及向海外拓展的緣故,又表現出移民文化、僑鄉文化等多樣性特點。

  以已經獲評“廣東省古村落”的部分古村為例:江門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為明代羅貴從南雄珠璣巷率族遷到此地開村,這裡至今保留有上百棟古民居和祠堂,珠三角、香港、澳門等地的大部分羅姓就是從此村遷出去,每年都有5萬多羅姓鄉鄰回村舉行盛大的拜祖敬宗儀式。建村於明代的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保存有24座四角樓,其特色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可與開平碉樓相媲美”。花都炭步鎮塱頭村立村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44年的歷史,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磚建築有近200座,其中祠堂、書室、書院共有近30座,炮樓、門樓共3座,古巷20多條。

  “大量的歷史文化財富,大部分散落在這些古村落裡。在嶺南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如今保留下來的古村落少則兩三百年多則七八百年的歷史,可以說,古村落是嶺南文化的‘根’,是活態的遺產,是歷史的‘活頁’。”廣東省民協負責人稱。

  保護思路:發動村民保持古村落“活態”

  省民協民間文化遺產搶救辦副主任梁文偉為古村落保護奔波多年。他堅持的一個觀點是:古村落保護不能光靠政府,靠旅遊公司或者開發商,必須發揮村民的主動作用,讓他們認識到,這是“我的村莊我的家”,發乎情,動乎心,自覺參與其中,才能讓古村的保護,以及進一步的開發,避免困擾一些名氣很大的古村、古鎮的“人口置換”和“文化空心”的難題。

  10月15日,記者來到梅縣雁洋鎮鬆坪村時,500多年的古村中,一支村民自己組織的樂隊,正在開村祖祠“繼生公祠”一側的巷道中熱鬧地演奏漢樂。縣文聯副秘書長陸敏介紹,這支村民樂隊名氣不俗,常常奔赴廣東各地比賽、表演。而“處暑節”慶豐收的傳統,也是該村及周邊橋溪、石樓等幾個村特有的民俗。昔日村中有“處暑大過年”之說,因時值農閑,各地又無此節日,因此來客極多,村頭應時擺賣幾成街市。在考察過程中多位專家指出,古村落保護首在“活態”,“古村是一種生活環境,要有人生活”,中山大學人類學教授郭立新說。如今很多古村,年輕人都外出闖事業,僅有老年人和小孩生活在舊居中。鬆坪村這樣的古村,就顯得格外寶貴。 

  古村落多是人居典範:梅州鄒家圍:渾然一體又講“私密空間”

  古村之美,在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完美協調,既是人居典範,也是科學標本。第三批古村落普查中的梅州豐順鄒家圍,整個村落是一座三進二橫的主祠和三層圍龍所構成的獨具特色的圍龍屋,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村落東依尖髻山,西傍璜溪水,南、西、北三面都是自然石砌成的5~7米高的石坎,在西北、東北、東南、西南四個方位建了四個大門,堂屋、橫屋、圍龍屋、化胎、池塘五部分渾然一體。其中第三圍圍龍由一個個似四合院的建築單元連綴而成,在粵東客家圍龍屋建築中獨樹一幟。省民協副主席、中山大學中國非遺研究中心教授劉曉春等專家認為,這反映了傳統“聚族而居”的人居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越來越多對“私密空間”的要求。

  翁源湖心壩民居群:高墻既防盜且講細節美

  古村的細節值得耐心品味。普查中的幾乎每一座村落,都有著大量的石雕、木雕、磚雕、筆畫、花窗等裝飾。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肖旻告訴記者,這些分布在石梁、柱礎、柱頂、門額等地的裝飾,在嚴守規範的同時,內容又極其多彩,除了飽含美好寓意,也成為珍貴的美學遺產。韶關翁源縣湖心壩民居群,規劃布局採用“網形”群體結構。村中建築多為梁木架式磚瓦結構,祖祠雕梁畫棟,鵝卵石鋪街。圍樓四周築高墻,飾矮檐式瓦面。有的老屋採用鍋耳式風火山墻,懸山式瓦面,防盜功能之餘形態也很優美;有的樓頂放置瓷質“公雞報曉”或“寶葫蘆”構件以圖吉祥。

  梅縣茶山村:游人大嘆“茶山如玉”

  已經獲評首批“中國古村落”的梅縣水車鎮茶山村,擁有數十座古色古香、氣勢恢弘、結構獨特、雕龍畫鳳的古近代建築,多用三合體夯築墻體,彩色地板,木材選用嚴格,且用量極多,天面均為青瓦和滴水口為琉璃瓦,門廊廳堂均有精雕細刻的花草鳥獸蟲魚等,壁畫、楹聯、詩詞、門匾隨處可見。圖繪多選用天然顔料裝飾,色澤鮮艶,歷經百年而不褪色。有游者看後贊嘆:“茶山如玉。”

  全國古村落已由五千減至兩三千:空心村與過度開發都要警惕

  根據廣東省民協提供的數據,全國依舊保存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規劃、代表性民居、經典建築、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時的5000個銳減到如今的2000~3000個。廣東的古村落也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被逐漸吞噬,有不少成為“空心村”。

  2007年,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在全國率先發起了省級古村落搶救計劃——“廣東省古村落保護專項工作”。五年來,他們組建了一支涵蓋民俗學家、歷史學家、建築學家、美學家等在內的專家學者隊伍,深入到鄉村開展田野調查,普查梳理了近200個古村落,並制定了《廣東省古村落認定標準》、《廣東省古村落搶救保護實施方案》,這一“認定標準”在全國尚屬首例。

  專家們的腳步再快,也總是難以趕上村落破壞的腳步。普查組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唐孝祥說,不少古村已經失去了完整的古貌,新舊民居雜居,以現代材料建造的刺眼的建築不時出現,一些以做遊客生意為目的的“農家樂”突兀地杵在田園之間或村口路邊,令人瞠目。普查組專家、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元林則認為,古村文化信息的快速流失更令人擔憂:“古村模糊的東西太多,斷代紀年、村落起源、文字傳承的明確記錄太少,胡亂攀附名人的事情不少,一些在學術界看來是常識性的史實,地方上往往搞錯、混淆。對於村落的呈現應當是不同文化、時代的剖面的組合,必須建立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序列,以利於科學保護”。

  廣東省民協專家指出,這項號稱與“推土機賽跑”的工作自開展以來,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已漸成共識,如江門市良溪村根據專家給出的準確定位,已被確立為研究珠璣巷移民文化的典型村落。(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