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漢長樂台將重現風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5 18:59:10  


廣東五華擬在長樂台遺址重建西漢趙佗行宮。
  位於五華縣華城鎮塔崗村的西漢長樂台(獅雄山遺址),是我省罕見的漢代高台古建築遺址,此遺址在1982年5月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和五華縣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發掘隊,從1984年至1990年,對該遺址進行了4次發掘,當時轟動廣東乃至全國。1989年6月,西漢長樂台建築遺址被廣東省列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廣州日報報道,日前,五華縣委、縣政府將西漢趙佗行宮長樂台的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擺上了議事日程,把其列為“名城”建設的重點工作項目,邀請省文物考古專家進行規劃保護,擬在長樂台建築遺址上重建趙佗行宮,重現長樂台昔日風采。被荊蓁喬木湮沒近30年的長樂台建築遺址,重新進入了世人視線,並引起了國內眾多考古專家和文化部門的強烈關注。

  廣東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黃道欽認為:“如果修復西漢長樂台開發獅雄山與廣州南越王博物館連在一起成為旅遊線,必然會提升廣東的文化軟實力,也會帶動五華經濟的發展。”

  西漢長樂台的由來

  據相關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七國之後,開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任命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一起率領50萬大軍征討百越,他們經過四年努力,於公元前214年完成平定嶺南的大業。秦始皇接著在嶺南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囂被委任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趙佗被委任為龍川縣令。

  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3年,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南越國的疆土,北至南嶺(今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帶),西至夜郎(今廣西、雲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東至閩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廣州市。

  當時的漢武帝利用籠絡穩妥的策略,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去說服趙佗歸漢,並授予他“南越王”的印綬。在接受漢武帝所賜的“南越王”印綬和詔書的時候,趙佗特意在五華華城鎮境內的五華山下,築一“長樂台”以接受賜封。

   昨日,本報記者隨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一行,來到地處五華縣華城鎮塔崗村獅雄山上的長樂台建築遺址,但見喬木荊蓁遍地,26年前遺址考古挖掘的探方已難覓影蹤。華城鎮文化站一位幹部用帶來的勾鐮在荊棘叢中開出一條小路,讓眾人得以進入遺址的中心地帶。

  站在林木葱蘢、滿目青翠的山坡上,如果不是專家介紹,誰也不會想到,2000多年前,記者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屹立過當年叱咤風雲的南越王趙佗所築的行宮“長樂台”。

  據史料記載,當時趙佗在嶺南地區築了4個行宮(台),分別是廣州朝漢台、廣州越秀山越王台、新興白鹿台、五華長樂台。至今為止“五華長樂台”是唯一發現並經科學發掘的漢代遺址,其餘3處目前仍未發現蹤跡。(記者葉仕欣 通訊員廖偉軍、萬自明、張漢彬、唐欣攝影報道)

  考古:長樂台曾被誤認為漢代古窑址

  昨日帶隊考察長樂台遺址保護現狀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尚傑,是當年長樂台遺址發現者之一,並自始至終參與了長樂台遺址的挖掘。

  尚傑回憶:“長樂台遺址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1983年,我剛好出差到梅縣博物館,聽說五華發現一個漢代時期的窑址,並將發現的板瓦、瓦當等物件拿給我看,我一看,說這不是窑址,這是建築遺址,我馬上從梅縣趕到現場,確定這是一個漢代建築遺址。接著從1984年開始挖掘,從而進一步認清了它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價值:長樂台遺址不遜於“南海Ⅰ號”

  尚傑認為,長樂台遺址是和歷史文獻記載對得上、經過科學考古挖掘、並經省政府確認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發現和挖掘,為研究南越國歷史、嶺南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26年前,由於受當時的挖掘條件所限制,對長樂台遺址挖掘非常不夠,隨著今後進一步的規劃保護和開發,長樂台遺址的價值絕不遜於“南海Ⅰ號”。尚傑說。

  重建:長樂台將展示南越王史料

  從1984年至1990年的7年間,長樂台遺址進行了四次挖掘。專家們從考古發掘的地層堆積、建築遺址、出土遺物等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此處大型建築遺址年代為西漢前期,面積約1400平方米,是當時頗具規模的宮殿式高台建築。據《長樂縣志》、《五華縣志》記載:此台為西漢時期南越王趙佗所築的“長樂台”。

  據五華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海浪介紹,為了證明梅州、五華的歷史地位,五華縣委、縣政府將請有關專家對獅雄山遺址進行開發利用規劃,重建長樂台,複原趙佗受封場景,展示南越王史料。

  修復後的長樂台將與已修復的長樂學宮、李惠堂舊居、獅雄山塔、正在修復的李威光故居、熱礦泥山莊、七目嶂自然生態保護區串聯在一起成為旅遊熱線,以促進五華經濟跨越式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