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史》:從細微之處探測中國社會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6:37:32  


  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家庭,是幾千年來人類最基本的、一般來說難以逃避的生活單位。家庭出現以後,家庭就成為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舞臺,居家過日子,成為人類生活的永恆主題。瞭解前人的生存境遇、生活狀態,家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視角。歷史與現實存在著斬不斷的聯繫和瓜葛,瞭解過去的家庭及其家庭生活,才能更瞭解現實的家庭和生活。 

  這有賴於歷史學家向我們清晰描述家庭歷史及其生活的真實面貌。 

  但是,自從近代學科意義上的中國家庭史研究在20世紀初期開啟以來,史家們研究的旨趣卻不在於此。 

  20世紀初期,隨著西方文化強勢的日益彰顯,中國知識精英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日趨激烈,一批學者將視線投向中國家庭,認為中國家國同構,從中國家庭可以破譯中國傳統社會和文化的重要密碼。這種在問題意識指引下的研究風格,關注的是對中國家庭的社會和文化功能、價值的評判。流風所及,綿延不絕,即使後來對家庭史的研究領域擴大了,探討家庭的社會功能,家庭在基層社會和國家權力中的地位、作用等宏大主題,仍是迄今不少論者的基本視角和出發點。 

  這樣的研究誠然是必要的,但這種研究理路由於急於從家庭看社會,對家庭歷史本身問題的研究往往顯得粗疏,難於深入細緻,使我們看不到過去家庭的真實狀態和生活;這樣的研究理路,也容易把複雜多樣的中國家庭史簡單化,論者們往往是在尚未厘清“家”、“家庭”、“家族”、“家庭史”的概念和邊界,對“家庭”與“家族”未加以明顯區分的情況下,就對中國傳統家庭高談闊論了。 

  但最近由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主編、多位新銳學人傾多年之力共同編著的五卷本《中國家庭史》,其研究的理路和編寫的旨趣卻迥然有別了。 

  該書作者們通過長期的思索和探討,認為家庭史應該首先是家庭自身的歷史,必須先弄清家庭史本身的問題,然後才好揭示其社會意義;主張在家庭的研究中揭示其社會的內容,而不是以社會的研究代替家庭的研究;覺得如果任由探究某種問題答案的情緒自由馳騁,可能會使歷史研究不再是歷史,而成了歷史哲學。該書“卷首語”開宗明義地表示:“不追求圍繞某一個預設的中心理論提供論證”,而“致力於對歷史時期的家庭形態和生計進行事實性描述,要向讀者提供基本的歷史知識。” 

  中國家庭史研究從起步至今雖然已近一個世紀,卻仍未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構架。一部家庭史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其中應包含哪些內容?學術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新鮮出爐的這部《中國家庭史》的作者,通過長期的探討,逐漸形成了對家庭史論述的內涵和邊界,將“家庭”認定為以婚姻關係為基礎、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親屬團體,一個同居共財、共同生活的單位,其根本特徵是同居共財,並嚴格區分歷史文獻中“家”、“室”、“戶”、“房”等概念,將家庭與家族區分開來,確定家庭史研究的內容包括家庭規模、結構、家庭生計、日常生活、婚姻、社會關係等等,建構起一種頗富創意的家庭史體例。 

  更讓我們耳目一新的是,作者以比較細緻的、充滿人性化的筆法,通過具體事實、個案故事,展示前人經營勞作、衣食住行、養生送死、娛樂教育、夫妻生活和衛生保健等許多方面的、生機勃勃的日常家庭生活。這種展示又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將家庭生活與家庭生計結合起來談,使我們知悉了千百年來中國人是怎樣居家過日子的。這種寫法無疑也將“家庭史”與一般的“社會生活史”、“社會風俗史”、“經濟史”區分開來了。 

  但真要清楚描述各個歷史時期的家庭生計、家庭生活卻非易事,這不僅由於這種慢工細活過去很少人去做,沒有多少學術成果可以憑依,而且普通人的家庭生計和家庭生活,正史中是很少記載的。作者們顯然是選了一條不省事的路子,他們艱辛地從考古文物、簡牘文書、家訓、文集筆記中的判例、墓誌,乃至小說、傳奇中爬梳資料,並作出時代和地域的細緻分辨。 

  正是由於家庭史研究資料非常零散、家庭史的體系架構不好把握和理論研究基礎比較薄弱,撰寫一部中國家庭史,一直是令學術界嚮往卻又望而生畏的課題。這套多卷本《中國家庭史》終結了中國沒有一本完整“中國家庭史”的歷史,它既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國家庭生活的真實畫卷,也為中國家庭歷史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堅實基礎,其探索歷史問題的理路和視野,更給學界吹進了一股新風。  

  作者:鐘永寧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