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東畫壇中堅刮起“太行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5 17:25:15  


劉書民畫作《山谷清溪》。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太行風——廣東中青年山水畫家邀請展”將於9月6日起至11日在廣東畫院隆重展出,展覽邀請了活躍於嶺南畫壇的12位山水畫家參與,他們對於“太行”這一山水畫策源地的文化符號都有著自己的解讀,因而各自拿出了幾幅精品,組成展覽,向觀眾展示嶺南藝術中的“太行風”。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太行風——廣東中青年山水畫家邀請展”將於9月6日起至11日在廣東畫院展出,展覽邀請了劉書民、肖映川、李東偉、盧中見、黃唯理、張彥、海岩宿千、陳映欣、區偉雄、林江、王少倫、張東12位山水畫家參與,除了肖映川,剩下的都是廣州美術學院的一幫“師兄弟”們,有的還存在師生關係。這些畫家是正活躍於嶺南畫壇的一支中堅力量,他們也是繼承著嶺南書畫藝術的山水畫創新者,平時堅持著各自的山水理念,但對於“太行”這一山水畫策源地的文化符號,也有著自己的解讀,因而各自拿出了幾幅精品,組成展覽,向觀眾展示嶺南藝術中的“太行風”。

  ●太行山是“活”的文化現象

  本次展覽的“領隊人物”劉書民,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在採訪中,劉書民提到當初是怎樣在腦中刮起“太行風”的,他說:“我們廣東的山水畫藝術既要突出嶺南文化的特點,又要包容多種元素,廣東經濟、信息越發達,山水畫藝術的包容性就應越強。為了體現新時期廣東的山水畫家的探索與嘗試,給嶺南的山水文化增加一種新的美感探索,特將這次的‘太行風’展覽定義為以中青年為主角,因為他們在繼承嶺南老一代畫家的基礎上,更加以寬廣的眼光去融會中國與西方、南方與北方的一些文化訴求,在發展上多作了一些嘗試。這種嘗試打破了地域的封閉性,增強了山水視界的交融,很好地跨越了中原文化,給嶺南山水理念流入了新鮮的血液,也讓廣東的山水畫更有後勁。我們這次展覽就是要展現南方畫家對北方山水的探求與突破。”

  記者問到為什麼山水畫家們都有一種“太行”情結,劉書民回答說:“太行山是山水畫的起源地,在宋代的時候中原盛起一種山水理念,叫做院體畫,像《萬壑松風》就是院體畫的代表作,這種畫風是反映太行山的。到後來,‘太行山’這種氛圍就成為了山水畫的一種嚮往,或者說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是一種文化現象。老一輩嶺南畫派名家如黎雄才、關山月等都深受宋代院體畫的影響,而且現在的文化也有一種尋根的熱潮,我們的山水也應該以現在的眼光再看看太行山。太行山已經不單是一種風景,而是一種‘根’的文化。太行山還是美術學院山水畫教學極好的一個寫生基地,大凡畫山水的都應多去考察太行山。人家說,畫山水不到太行,就失了山水的根,我也認為,不到一個文化豐富的地區去‘採礦’的話,嶺南文化資源早晚也會枯竭。為什麼南方遊客喜歡去看故宮呢?這中間的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故宮是‘凝固的’文化現象,而太行山是‘活’的文化現象。”

  ●個人對“太行”都有不同感悟

  參展畫家之一的張彥,現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副教授、山水畫工作室主任,廣東省青年美協副主席。他的畫以山水村舍為特色,本次參展的幾幅作品包括《秋實》、《秋喜》、《山村秋幕》等描繪的雖是以“太行”為代表的北方村舍,看起來也很有南方風骨。

  而以“中國鄉村系列”山水畫而聞名的畫家李東偉,說起太行時這麼告訴記者:“我以前走過那裏,這些年雖然走太行走得少了,但還是會有胸中意象。前些年全國畫太行的很多,而我一貫反對純粹地域表達的東西,我覺得,即使是畫太行,也不能把它當成一種風景或者一種地域面貌來畫,應該把‘太行’當作是一種‘風’,不要‘為太行而太行’,把它畫成簡單的圖示。我畫的幾張‘太行紀事’,都是描繪太行的一些小村莊,感覺上已經不單屬於太行山了,反而是‘很中國的’。我覺得踏過太行之後,南方北方的不同一定得心中有數,才能‘歸納提純’,畫出山水的個人真正品格。”

  參展畫家中的區偉雄,現任職于廣州日報社,為廣東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中青年書畫研究院特聘教授。他的參展作品《太行秋》、《斜陽暖秋》、《厚土老歌》等描繪的是太行的那份“凝重”、“渾厚”,以及太行人家的風情。參展畫家之中的王少倫現就職于廣州鐵道報社,是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中青年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家,他的參展作品中描繪的也是太行的“秋”,如《秋聲如歌》、《滿目秋光斜陽處》等,他的作品中秉承著他細膩的情感,即使對太行的描寫,也像對南方山水一樣著眼於“庭院”和“村頭”。

  ●山水畫中應該注重寫生

  肖映川是版畫家,現為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汕頭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他的山水畫色塊、層次之間也很有“版畫風味”,他這次描述的“太行風”包括《頭一場雪》等,是一種北方高山與亮雪的敍述。盧中見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汕頭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汕頭中國畫院畫家,因為太行山綿延至河南境內,所以他此次展覽的畫叫做“故鄉山川系列”,憑著自己累積下來的多年故鄉印象,把“太行風”表達得地道多姿。海岩宿千現為深圳畫院專職畫家,他筆下的“太行”是一種“紅色太行”系列,因為太行山的石頭據稱是“褐紅色”的,除了石頭紅,太行山的“糧食”——山楂也是紅色的。

  陳映欣為廣東畫院專業畫家,他這次的“太行風”展出的作品包括《曉霧》、《日暖和風》、《歸途》等,落筆之下還是有著南方山水的清麗影子。黃唯理現為廣東畫院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參展的“太行風”山水畫以“雲”為主題,處理顯露出一種“問白雲”的情懷。林江現就職于廣州藝術博物院,他此次展出的“太行風”作品有山有水,展現出一種北方“大山大水”的氣概。張東現就教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他接受採訪時說到,自己選了五幅親自到太行山寫生完成的作品,這些作品很有“太行原味”。他說:“我覺得山水畫中應該注重寫生,太行山的地貌、風景比較特別,我只去過一次,然而一次性畫了四五十張。雖說只有一次太行印象,但在我的畫中流露出來還是比較率真的,也許再經歷一段南方生活之後,我第二次的太行山感覺又會大不同。我覺得山水寫生畫中表現出自然與風情就達到目的了,如果要有藝術提升,就不是光到了現場就能做得到的,需要達到一種意韻的高度。”(來源: 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