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葉啓芳傳》三水首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9 11:49:05  


葉啓芳先生與家人在美國的合影。
  中評社廣州訊/從一個孤兒,靠自己自强不息,發展成現代著名翻譯家、教育家,三水金本安溪村人葉啓芳給世人留下了數百萬字的譯著,其著名譯著《政府論》至今被學術界廣爲重視,被譽爲中國青年“20歲前必讀的5本書”之一。

  時值葉啓芳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葉啓芳傳》首發儀式前日在三水舉行。《葉啓芳傳》作者之一、中山大學教授易新農介紹說,《葉啓芳傳》講述的正是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他認爲,作爲翻譯家的葉啓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依然沒有消失。

  《葉啓芳傳》在三水首發

  前日上午,《葉啓芳傳》首發在三水舉行。首發式上,中山大學出版社向三水區政府贈送1000册《葉啓芳傳》。葉啓芳先生的孫女葉莎女士還向三水區博物館贈送了葉先生的遺著和遺物。

  著名學者袁偉時教授認爲:“這部優秀傳記記述的不僅是一個人,而且是一部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傳承史。”  

  故居二層小樓原爲避難所

  前日,記者隨同從美國回鄉的葉莎一行,探尋了葉啓芳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家鄉——三水金本安溪村。

  在一座故舊的二層樓房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就是葉啓芳的故居。

  知情村民告訴記者,由于葉啓芳幼年家境貧寒,他的故居原本不是這棟小樓,而是一座破舊的棚屋。

  之所以當初購置這棟樓房,源于葉啓芳的一個善舉。那時20 世紀30年代,當時葉啓芳任職于廣州市公安局,這座房屋的主人因四處欠債,最後由葉啓芳借給其200大洋,幫助其渡過難關,最終得到了這所房屋。

  探訪中,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依稀記得當年的“十公”葉啓芳。老人們說,當年這屋子二樓擺了十幾個大書櫃,裝的全是書籍,其中還有不少綫裝的古書。

  “這裏其實是爺爺當年一家人的避難所!”葉莎稱,1957年後,爺爺和家人來回數次往返廣州和安溪遷移戶口,爺爺在此度過了晚年的最後幾個春秋,直至離世。

  大師其人:抨擊英國暴行拒絕留學劍橋

  “身材短小,却風度翩翩,善于辭令,聲音雄壯。”在前日參加葉啓芳紀念活動上,葉啓芳的多名學生這樣描述了老師當年的形象。

  據中山大學教授易新農介紹,老師葉啓芳出生于1898年。少年時曾在香港基督教道濟會附屬學校做校役,幷利用每天入厠的時間,在厠所中讀完當天的課程。後在牧師張祝齡的幫助之下,就讀多所學校,直到在廣州培英學校完成中學進入廣州協和神學院深造,隨後轉入燕京大學完成學業。

  據瞭解,葉啓芳還是著名的愛國學者。1925年省港大罷工後發生了“沙基慘案”,知道後他立即寫了一篇抨擊英國當局暴行的文章,英國當局知道後,寫信箋告訴他,英國不需要他這樣的學生!一年後事件平息,英方又邀請他去劍橋留學,他把信一扔,“你邀請我去,我偏不去,難道沒有留過學的,在國內就不能鑽研學問當教授嗎?”

  上世紀50年初,葉啓芳就在中山大學擔任中文系教授。曾是葉啓芳學生的中山大學教授黃天驥前日表示,老師一生在教育、新聞等領域都作出過重要貢獻,一生譯著數百萬字,其中所譯的《政府論》被多所國內著名高校列爲政治學、法學等專業博士生入學考試必讀書目,且被譽爲中國青年“20歲前必讀的5本書”之一。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