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260歲宗林書室再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3 20:35:49  


如今,墨編宗林書室顯得有些破敗。村民希望把其改造成農家書屋,使其重新熱鬧起來。
  在荷城街道墨編村,一間距今有260多年的“農家書屋”——宗林書室,深藏於小村的幽靜處。自建成後,它便循循告誡村民:“半為農者半為儒”。在它的鼓勵與傳承下,200多年間村中人才輩出。昨日,村中長者利振榮說,村民計劃改造這間荒廢甚久的書室,重新迎來讀書人。 

  書室是全村人心里的寶

  這間建於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的書室看上去十分簡樸,抬梁式結構、博古封火山牆;三間兩進格局,總寬7米多,總進深約13米;書室青磚砌牆,淡黃的牆面上,還依稀存留著多幅教書育人的古畫。畫作雖古舊,但人物鮮活,先生慈祥睿智,學生活潑聰慧,一派安詳和諧。

  在書室的兩側,有兩株近300歲的老榕樹靜默地用它的大手,為這間書室遮下一片陰涼。也使得這間坐落於高台上的書室,於寧靜中,透出不少莊嚴與神秘感。

  今年78歲、曾任高明電大副校長的利振榮是利氏二十四傳裔孫。三年前,作為族人推選的總編,他耗費大量心力,與同村人共同編制出《墨編族譜》。他將“宗林書室”特別收錄在族譜里。

  牢記古訓村中名人輩出

  據《高明地名志》記載,宋理宗(1225~1264)年間,利氏從南雄珠璣巷遷至此處。當時,村民為獎掖文風,先祖題聯曰:“墨彩文光便成春色,編年紀月總是時和”,取首字以為村名。

  大概正是祖先開村時留下的美好祝福, 墨編子孫牢牢遵循“漢相家風”的祖訓,尊師重教,勤奮好學。數百年間,湧現出一大批飽學之士。在科考年代,陸續出了10多名舉人,隨後亦是代代出貢生。父子科甲、父子相繼登科、兄弟同科之事,一度成為方圓數百里內的美談。他們中的一大部分人,幼年時便在宗林書室里,接受文化啟蒙。粗略一數,開村至解放前,這里出的文官武官文人志士等,竟有上百人之多。

  走進墨編,穿過幽深小巷,經常會踩到一兩塊刻有“光緒××舉人”之類的石碑。利振榮說,清朝年間,村民考取功名,族人就會樹立旗杆夾石。一時間,旗杆夾石遍布村中,成為遠近聞名的景致。

  書室將改造成農家書屋

  上世紀六十年代,村里象徵無限榮耀的旗杆夾石,被摧毀殆盡,旗杆被燒毀,石碑當做墊腳石鋪到村道,甚至拿去當修築水利工程。當有人提出要徹底摧毀宗林書室時,村民憤怒不已,紛紛上前阻攔。隨後,來者匆匆破壞一番,將上面的古畫用石灰掃爛。宗林書室因此得以保留。

  利振榮說,族人宗林,曾在清朝擔任朝廷官員。宗林書室開放後,族人中不論貧富,均可以將子嗣送進書室讀書。後來,書室漸漸顯小,容納不到族中學子,於是,旁邊的祠堂也成了讀書的地方。

  隨著時光流逝,孩子們都去了中心小學讀書,朗朗讀書聲漸漸被鳥兒的啁啾聲取代。宗林書屋,寂寞不堪,加之無人打理,漸漸顯得破敗起來。

  利振榮說,村民正在商議著,將它修葺一番,擺放些圖書,讓讀書人重新在里面讀書,恢復宗林書室曾經的模樣。(祁海梅)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