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古越人很“潮”常變換髮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7 19:48:44  


  漢木俑現古越人斷發文身風俗 趙佗久居南越也愛椎髻箕踞

  1982年7月,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田野考古人員在廣州西北郊三元里瑤台村柳園崗,發掘了一批西漢早期,也就是南越王時期的墓葬。在編號為“北柳M11”的墓中,有了一個讓人驚喜的發現。

  在柳園崗墓群中,“北柳M11”是保存最好的一座木椁墓,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座。墓具為一棺一椁,椁蓋面置一個高52厘米的木俑。木俑圓目高鼻,軀體肥胖,前胸用墨繪卷雲紋,頭髮全剪光,箕踞而坐。黃淼章表示,這件“斷發文身”的木俑,似為拱衛墓主而設,有護墓之意。特別難得的是,在廣州已經發掘的古代墓葬中,有“文身”的木俑,僅此一件。它使今人具體看到2000年前越人斷發文身的實況。

  《莊子.逍遙游》中有雲:“越人斷發文身。”《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黃淼章表示,對於這種習俗向來有種種解說,如美飾說、尊榮說、巫術說、圖騰說等。東漢末期應劭還認為,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是由於古代越人“習水”而避蛟龍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學者指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種“標誌型成人禮”的遺存。如果對各種說法綜合分析,可以推斷文身是中國古代越族一種多功能的文化習俗,包含了部落標誌、圖騰崇拜和成人禮等多方面的文化含義,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遺俗。直到近代,這種習俗仍舊可以在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至於“斷發”,是剪斷頭髮之意,它與“椎髻”、“披發”類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發式。古代漢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無論男女都留長發終身不剪。而古越人不但剪發,而且似乎經常變換髮型,有時很短,有時又留長,讓漢人覺得很好奇。

  古代越人“斷發文身”等習俗,對從北方來的漢人也產生了影響,《史記》、《漢書》都曾記載,趙佗曾椎髻箕踞見漢朝派來的使者陸賈,而陸賈認為趙佗本為漢人,卻反天性,棄冠帶。黃淼章指出,椎髻就是將發束起成椎髻狀,實際上是趙佗久居南越地,發式也就順應了這里的習俗。

  越人龍舟競渡多元宵舉行

  說起龍舟競渡,人們總是將其和屈原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它也是古代南方越族的傳統習俗之一。《事物原始.端陽》記載它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唐代也有學者指出,龍舟競渡“救屈原以為俗,因勾踐以成風”。黃淼章等學者指出,因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鳧等動物形象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這和越人文身以象徵“龍子”的含義類似,都是為了求得水神的保護。

  至於競渡的時間,在過去並不一定拘泥在端午節舉行。《舊唐書.杜亞傳》記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廣東在宋代也有於元宵節舉行龍舟競渡的風俗。至於“端午節”的起源,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曾指出其應是越族人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龍舟競渡便是這種祭祀活動中的娛樂節目。近年來在嶺南地區發現的銅鼓上,也發現了一些頭戴羽冠的人物操架刻畫有紋飾的船的圖像,有可能就是古代越族龍舟競渡習俗的記錄。

  拔牙漆齒或是成年禮

  古代越族人的另一習俗,是拔牙。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考古學家曾騏指出,在舊時文獻中,這種風俗習慣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為,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古越族的後代——近現代的台灣高山族還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習俗。在廣東珠江三角洲、環珠江口的貝丘、沙丘遺址,目前已經發現數十例與拔牙相關的考古遺跡。這些拔牙遺跡的人類體質特征相同,所拔牙齒位基本相同。它們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內的先秦時期。此外,越人中還有一種漆牙的習俗,稱為“黑齒”。

  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為是青春期、成丁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為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為這是為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為或紀念性的行為。但不論哪種說法更能接近古人“鑿齒”的深意,有一點不可忽略,即這種看似奇怪的習俗是古代嶺南先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珠江流域先民創造印紋陶器 最早發明燒酒蒸餾法

  對於早期嶺南先民來說,陶器是重要的財產。據考古專家的研究,珠江流域的早期陶器有近萬年的歷史,而其中幾何形印紋陶更被認為是珠江流域先民的創造。先秦時期出現在我國南方的這個陶系,其特點是在陶器的表面裝飾有各種幾何圖形的花紋圖案。

  專家指出,印紋陶最早的考古發現是在1914年~1915年廣東南海發現的實物。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環珠江口的香港多個島嶼及粵東海豐一帶的沙丘遺址發現了種類繁多的印紋陶,它們的分布不限於珠江流域,與福建、江西、浙江連成一片。被視為南方新石器時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其興盛時間約距今2200年~3500年間,即商周至漢初,陶器上各種幾何形圖案花紋達五六十種之多。經建國前後幾十年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大多數學者認為幾何印紋陶與雙肩石斧及有段石錛共存,分布範圍自長江下游至東南沿海和華南地區。幾何印紋陶與原始釉陶及原始青瓷的發展,有一脈相承的關係,曾給中原地區華夏族的商周文化有力的影響。由於南方和珠江流域的越人以蛇為圖騰,因此有學者認為印紋陶紋飾的起源與使用陶器的主人的信仰有關,幾何印紋陶中的雲雷紋、回紋、曲折紋、葉脈紋、三角形紋、圈點紋等都是蛇狀和蛇的斑紋的模擬和演變。

  除了原有的紋樣,珠江流域先後又流行過夔紋陶和米字紋陶。有學者認為這是珠江流域與域外不斷的文化交流有密切關係,夔紋的紋樣主要是越人受到中原西周青銅器的夔龍紋的直接影響,米字紋陶起源於江蘇、浙江的西周時期,曾是百越族群流傳最廣的陶器裝飾,春秋晚期已出現在閩贛,戰國中期進入珠江流域為這里的越人所接受。

  說到陶器,不能不說說中國獨特的釀酒文化。在連縣的一座晉代墓葬中,曾出土了一件陶甑,三個陶壇,據專家考證為燒酒蒸餾器。這是中國科技史上劃時代的發現,這不但說明嶺南地區至遲在晉代永嘉時期就可以制燒酒,而且顔澤賢、黃世瑞等專家在《嶺南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在沒有更早的證據發現之前,這應當可以證明燒酒技術是嶺南人發明的。甑和壇是廣東舊時燒酒蒸餾器具中的兩個主要部件,近現代的廣州城鄉酒坊、酒廠中仍在使用。

  來源: 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