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失傳30年 佛山銅鑿剪紙技藝今成功複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16:47:50  


  歷時一年多,佛山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永才和徒弟饒寶蓮聯手打造的銅鑿剪紙《佛山新八景》終於在上周與市民見面,幾十萬個珠點連接起來,呈現出金碧輝煌的立體效果,強烈衝擊著人們的視線。作為獨有技藝,該作品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箔剪紙,它將衝擊本屆工藝美術創新“市長獎”。

  佛山銅鑿剪紙曾是新郎新娘頭上所戴的金光閃閃的喜慶飾物“金花”,成為家家戶戶婚慶儀式上的重要主角;銅鑿剪紙還曾因為工藝的獨一無二,成為當時唯一的出口平台廣州商品交易會上的寵兒;同樣,銅鑿剪紙還曾作為承載佛山剪紙獨特技藝與品味的藝術品漂洋過海,把佛山文化傳播到東南亞、歐洲,並在一個世紀後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重新回到祖廟博物館。

  但現實是,隨著銅鑿剪紙原料青銅箔的消失,以及銅鑿剪紙本身在生產生活中應用性逐步退化,銅鑿剪紙失傳30多年後,對“複活”銅鑿剪紙的期待更多來自於外地專家和收藏者。在銅鑿剪紙逐步複活的坎坷歷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銅鑿剪紙全世界獨此一家”

  上周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永才和徒弟饒寶蓮共同創作的銅鑿剪紙《佛山新八景》進行了展示,作品長2。66米,寬約0。2米,以佛山新八景為表現內容。據了解,2004年佛山評選出新八景時,陳永才根據新八景分別設計了8件剪紙底稿,此次是將佛山新八景巧妙串聯,並通過採用銅鑿這種佛山傳統獨有的剪紙手法表現出來。

  歷時一年多的設計創作和鑿刻,師徒二人的工作一方面是回到歷史、回到傳統中去,研究、複活銅鑿這種傳統工藝;另一方面,在尋找原料替代品、製作工具、著色等各個環節,師徒都是在不停地實驗、改進。

  事實上,傳統的佛山銅箔剪紙是以佛山特有的青銅為原料,在老藝人的記憶中,也只有佛山本地有這樣的礦產資源,青銅塊經過打鑄製作成幾十層薄如蟬翼的青銅箔片,剪紙藝人首先在銅箔上刻好圖案的外輪廓,然後用特製的小圓珠鑿即珠刀,一個一個珠點地在銅箔上按圖案鑿出線條,通過上萬個珠點組成各種花紋圖案或人物造型,最後再上色。

  銅鑿剪紙呈現出的視覺效果色彩強烈、珠光閃閃、金碧輝煌,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房間、器皿、節慶裝飾物。這種手藝是佛山古鎮繁華的手工業中著名的品種之一,而這樣的技藝在全國、全世界來講都具有唯一性。

  唯一性來自於幾個方面,首先,這種佛山本地獨有的原料製品出自佛山銅箔廠,這家廠就位於今天的福祿路和公正路交叉口,也叫作鑄金廠。另一方面,佛山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名鎮”之首,佛山剪紙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並以其很強的應用性和廣泛的應用範圍,在民間一直備受歡迎,具有廣大的消費市場。佛山剪紙的繁榮始終難以脫離佛山商業社會的本源,與產業化密切相關。

  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後,資源逐漸耗盡,佛山不再生產銅箔,1977年前後佛山銅箔廠解散,薄如蟬翼的青銅銅箔幾乎絕跡,與此同時,隨著剪紙應用範圍的逐步收窄,銅鑿剪紙也漸漸失傳。不難看出,曾經重要的手工藝品、完備的產業鏈隨著市場的衰落而退出生產生活、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銅鑿剪紙很有代表性。

  “佛山人不知道它,但北京的老專家對它念念不忘。”去年8月,饒寶蓮前往上海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第24屆年會時,北京的老專家向她詢問起佛山這種名為銅鑿剪紙的藝術,專家們對這種藝術評價甚高,“銅鑿剪紙全世界獨此一家。”專家問到:“你們佛山有沒有可能把這個技藝重新亮出來?”

複活者、救亡者還是創新者?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上色的效果,由於色彩艶麗反而遮蓋了銅鑿珠點本身的光彩,這個方案最終被棄用。”“這是我用紫銅做出的效果,色彩黯淡;後來我又嘗試使用鋁合金紙仿寫色作為銅鑿剪紙的替代品,感覺效果不錯。”在不斷的試錯實驗中,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饒寶蓮:是原汁原味複活銅鑿剪紙這項技藝?還是在剪紙材料、題材等更為豐富的當下,以傳統的銅鑿手法去開拓新的銅鑿剪紙領域,甚至是創新這種手法本身?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充當複活者、救亡者的角色還是開拓者的角色?

  在今年的深圳文博會上,饒寶蓮靜心製作的銅箔剪紙《月神》被文博會專家盛贊為“複活了這一失傳的技藝”。《月神》是根據石灣瓦脊上的歷史人物來製作的,但使用紫銅為原料與傳統所用的青銅箔片有很大差別,紫銅色彩較為暗淡,失去了以青銅為原料製作的剪紙以珠點表現出纖細的線條、金光閃閃、金碧輝煌等銅鑿剪紙的最明顯特征。

  “工藝複活是第一步,”同時,他們嘗試複原的直排珠、弧型珠、圓型珠等珠刀,以及用龍舟木製作的珠鑿等都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但是要獲得現代人的認可、喜愛,在恢復歷史原貌的基礎上是否應更新一些手法、更加豐富它的立體化?

  眾所周知,剪紙的藝術語言是將物象壓縮在二維平面上,但在視覺上卻要以三維空間的意味向觀眾呈現飽滿而立體的形象,作為一種平面的視覺藝術,在視覺效果的三維化、立體化上尋求突破至關重要。為了追求銅鑿剪紙珠點、線條和色塊更為立體,饒寶林創新性地將一面鑿改為兩面鑿。線條從一面進行敲擊,而擊地則從另一面敲擊,這樣呈現出的效果更為立體,也得到了師傅的肯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佛山新八景》採用的是底層銅箔、表層金箔,“銅鑿剪紙的原料逐漸消失後,重新改良尋找新的替代品是必須的。”陳永才說,“時間久了,銅箔容易氧化,但底層銅箔上再敷以金箔,不僅同樣複原了金碧輝煌的視覺美感,還能長久保存。”

  而這幅作品即將參加佛山市工藝美術創新“市長獎”,並衝刺吉尼斯世界紀錄。歷史上的銅鑿剪紙一般都是30厘米×30厘米的規格,《佛山新八景》這樣規格的作品,不僅在佛山歷史上是首次,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鑿剪紙了。

  來源: 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