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東首座天文台藏身市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8 21:27:25  


  “我沒想到這裡還有這麼一座天文台,不過它的狀況似乎不太好。”剝落的外墻、破舊的木窗、爬滿墻的植物、高高的草叢……曾經風光一時的廣東省第一座天文台,作為廣東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破敗的狀況有些“不理想”。近日一直在中山大學天文台辦公的廣東科技報公開招標選定承包人,將投資200多萬對中山大學天文台舊址進行修葺。

  蘇式“古堡”藏身越秀 氣派猶在卻殘舊不堪

  “中大天文台?不知道在哪裡?”就算是在內工作多年的女白領,對於這樣的疑問也只能搖搖頭。順著石階走到巷子盡頭,便看到了“躲”在巷子盡頭一棟三層淺黃色的歐式“古堡”,“古堡”周邊有數十棵老樹,以及數十戶居民房,將“古堡”很好地隱藏於巷子盡頭。

  拱形大門、蘇式木窗和鏤空雕花護欄,都顯示著這座建築的久遠歷史。然而建築外墻剝落,露出紅色的磚,拱形二樓窗台也已殘破不堪、蘇式的木窗也有一些玻璃已掉落,整個天文台顯得破落不堪。天文台建築的左側外墻剝落更為嚴重,上面遍布爬藤植物,還有一些居民種植了已經枯萎了的瓜;而在天文台背後一側破損最為嚴重,一樓外墻幾乎已整片剝離了主建築;“古堡”右面,爬藤植物與電線交織,爬滿了半面墻,低矮處的建築物縫隙中,已有蜜蜂在這裡“安家”。

  “古堡”正門的簡介牌匾一應俱全,在右面墻的石牌上,刻著“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文台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立”的字樣,大門台階邊上則立著一塊天文台的簡介牌,上面寫著“中山大學天文台舊址,始建於1929年,廣東近代第一座天文台……”。在“古堡”門口掛著《廣東科技報》社牌子,但銀色拉閘門緊閉著。透過縫隙,記者看到大廳裡空蕩蕩,墻面已舊得發黑,有不同程度的脫落現象。如果不是墻上有標誌,這破舊的“古堡”很難讓人想到是曾經為廣東天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山大學天文台。

  居民期待趕緊修繕

  在大院居住多年的一位老街坊告訴記者,近年來,天文台老化得很厲害,一到刮風下雨天,總會有墻灰或碎瓦殘磚掉下來,他每次走到邊上都非常擔心。

  “從我出生就一直住在這兒,雖然天天對著,但我也不怎麼敢去那裡玩。”家住天文台後面、與天文台僅一墻之隔的潘俊鵬小朋友告訴記者,他今年13歲,在秉正小學上六年級,在他出生之前他們家就一直住在這兒。在他眼中,天文台除了越來越舊之外,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潘俊鵬告訴記者,小時候,這個“又暗又空”的建築讓他有些害怕,所以在他7歲那年,與五六個小夥伴一起決定到天文台裡去“冒險”。“冒險”完後,大家都覺得沒意思,“太無聊了,原來裡面一點都不好玩。”他抱怨說。

  聽到天文台即將要修繕,潘俊鵬很期待,他希望天文台保持原有的形象修葺,最好建成一個文化舊址,“以後我的兒子也可以去參觀參觀,感受歷史。”潘俊鵬用頗具大人的語氣說道。

  投資200多萬修葺文物建築

  據了解,在1957到2010期間,中大天文台舊址一直由廣東省科技圖片社、廣東科技報社等單位使用。但現在兩個單位都已經搬遷,只剩旁邊一座民房上掛著“編輯部”、“專刊部”等字樣。位於天文台左側的廣州經濟出版社讀者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黃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近年來天文台老化嚴重,急需修繕,廣州科技報社去年搬到了三元裡辦公,天文台也因此閑置至今,在這期間,也沒見到人過來修葺。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廣東科技報就已向相關部門遞交了修葺、裝修申請,去年批覆也已下來,只要尋找到有文物修復資質的公司,將馬上進行修葺。近日,廣東科技報社對中山大學天文台舊址修繕工程進行公開招標,選定承包人,將投資215萬元,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的省級文物保護房屋建築進行修繕施工。

  記者發現,天文台與周邊居民房的距離都十分近,其中後側的居民房離天文台不到2米,左側和右側的距離也都不遠,如果天文台要進行修葺,周邊房屋如何保護,居民如何安置,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來源: 信息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