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饒宗頤:21世紀 中國文藝復興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4 09:44:38  


饒宗頤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饒宗頤篤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時代。

  已是望百之年,饒宗頤仍筆耕不輟,他說二十一世紀是東學西漸的時代,東方的學術和藝術思想將對西方產生重大影響。這位國學大師的國學夢,從未放棄。

  日前,聞名國際的法蘭西學院確定饒宗頤教授為該學院外籍院士,聲動法國乃至歐洲藝術文化界。作為亞洲第一個獲頒該榮銜的漢學家,饒公老當益壯,“我已經是97歲的老人,很快就98歲,實際上我不認老。我記得劉海粟以90多歲高壽上黃山,我希望步他後塵,再去黃山!”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猶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則是指獨立的精神。饒宗頤常說,做學問、做藝術當先立德、立品,治學要求是、求真、求正,方能立足於世,實現中國文藝復興。

  少年退學求學

  文科不同於理科,過分強調專家、專門,可能就是不通的意思,我自己就“無家可歸”

  14歲那年,完成潮州城南小學的學業不久,剛上中學的饒宗頤作出一個頗具勇氣的決定退學。此時,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

  出身於廣東潮州一個儒商之家的他,自幼便開始誦讀經史、文賦、詩詞。名字饒宗頤,源於父親希望他能師法宋五子之首周敦頤。家中“天嘯樓”藏書數萬册,天資聰穎的少年饒宗頤徜徉其間,盡享閱讀之樂趣。

  兩位伯父喜好收藏,存有眾多碑帖、拓本及畫作,更為他習書作畫創設了有利條件。學有所得的他盡顯少年老成,在與書界名流書信往來時絲毫不顯稚氣,許多人並不知曉,通信交流之人竟不足20歲。

  少年時期的廣泛涉獵,為他奠定了堅實的學養基礎。1932年,父親因病溘然長逝。饒宗頤開始繼承他父親遺志,續編其尚未完成的《潮州藝文志》。自此,潮學研究與饒宗頤結下不解之緣。

  抗日戰爭爆發後,年輕的饒宗頤在中山大學出版了《潮州藝文志》,填補了潮州藝文領域系統的著作實錄的空白,成為研究潮州歷代文獻的里程碑式著作。

  但正當研究剛有起色時,1938年廣州淪陷,中山大學內遷到雲南,作為中山大學一員,饒宗頤原本也要到雲南,但當他回家之後準備返校時,突然大病一場。結果,饒宗頤沒有去雲南,而是輾轉到了香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