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音錚錚 民族之魂——讀屈原《橘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4 16:12:53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屈原是戰國後期楚辭的代表作家,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的大詩人。他創作的《離騷》長詩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文人長詩,其詩總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奮鬥經歷,表現了他人生軌跡中心靈的創傷與哀痛,也宣告了他今後矢志不移的人生道路選擇。它想像豐富,用詞講究,氣勢磅礴,劉勰《文心雕龍》稱讚它是“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豔,難與並能矣”。《橘頌》是屈原作品《九章》中之一首,為他早年時的創作,表現出詩人早年的志向和性格取向。《九章》的感情脈絡與價值取向與《離騷》可互為呼應,被人視為“小《離騷》”。 

  詩大致包含著三層的含義。第一層從開頭至“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主要描述橘樹俊秀動人的外表與內心潔淨的統一以及“深固難徙”的秉性。橘樹之所以被譽為“嘉樹”,一是它只能生於南土才能結出果實的習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二是有生機勃勃的綠葉,有保護自己不受侵犯而長出“剡棘”的層層繁枝,還奉獻出外表色彩斑斕內部又精白潔淨的圓果。第二層從“嗟爾幼志,有以異兮”到“秉德無私,參天地兮”,主要是歌頌橘樹從幼時的“獨立不遷”的志向到長成後“橫而不流”的氣節,著重在稱頌橘樹的內在品質和崇高精神。第三層則從“願歲並謝,與長友兮”到結尾,主要表達詩人要以橘為友為師的願望,借橘而磨礪自己的志節。 

  整首詩詩人都是在以擬人化的手法塑造橘樹的形象,同時又將自己帶入詠物之中,使橘與我合而為一。看似寫橘,實則又是詩人自身精神的絕好寫照,是詩人將自己的志趣和內在品質投射到橘的身上。後來的屈原鍾愛楚國,對祖國有一種深深的眷念,在君王聽信讒言之時,他被疏遠甚至流放,但仍然無怨無悔的愛國忠君,九死而不悔,這正是他自幼就養成了“深固難徙”的本性;他後來追求正直,不與社會的壞風氣同流合污,保持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頭腦,這正是他自幼就樹立了“獨立不遷”“橫而不流”的人格;他志行高潔,好修不懈,常以美好的香草裝飾自己的衣服並作佩飾,又不斷地以君子的美德自勵,這正是他自幼就嚮往“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與“秉德無私”的品行。屈原之所以將橘樹稱頌得如此高尚美好,是因為他自己具有崇高品行的嚮往和獨立堅韌的人格追求,故司馬遷稱讚屈原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橘頌》被後人稱為是千古詠物詩之始祖,正是因為屈原開創了借物詠人詠志的文學傳統。

  作者:蔣述卓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