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恩甯路改造 街坊難舍西關舊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12:59:08  


街坊後面的炭筆畫,無論是名人肖像還是先人的遺像都曾記載了當年的風華歲月。
  六月初的一日黃昏,記者穿過上下九步行街走進恩甯路,一街之隔,東邊繁華熱鬧的步行街與西邊靜謐如水的恩甯路恍若兩個世界。與周邊一幢幢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絕緣的是,恩甯路老街裏面,歷經百年滄桑變化,依然是那些老屋、窄巷、青石地板、酣睡的大狗、趟櫳門處搖著小扇的老人,一些幾十年前的生活片斷——燒煤炭、補鐵鍋、做鞋、裁縫、理髮鋪等等,一直延續至今,城市的演變進程在恩甯路停止了腳步,西關的文化生活在這裏沉澱發酵。

  自5月公佈動遷通知後,作為廣州“中調”戰略舊城改造的試點,恩甯路地塊的改造被正式提上日程。按照荔灣區政府的有關規劃,地塊內的文物景點將得到完整的保護,如八和會館、泰華樓、李小龍舊居等。無疑,未來恩甯路的環境會變好變美,這也是老街坊翹首以待的事情,但文化生活的延續離不開固有的載體,這一次大面積的老城改造,會否讓西關從此失去原有的文化與生活的內涵?一連幾日,記者走在恩甯路的大街小巷,傾聽老街坊生於斯、長於斯的故事,分享他們對恩甯路的美好記憶,為即將巨變的恩甯路留下難忘的幾筆。

  ●人傑地靈:李文田、詹天佑都出自恩甯路

  曾幾何時,恩甯路河湧阡陌交錯,荔枝灣的支流貫穿了古老的西關,在街坊的家門口流淌,荔枝灣的靈氣,孕育了多少文人墨客。清末文人探花李文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等皆出於此。

  因為水的緣故,西關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歡樂。今年45歲的崔先生住在恩甯路元和街82號,家中7兄弟,他排行老五。說起童年往事,他一臉興奮地說,“雖然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加上7個孩子,生活很艱難,但是在恩甯路度過的童年十分快樂。”據崔先生介紹,當時水站就設在自家門口,每天過來取水的街坊隊伍一直在小巷子裏延伸,長達20多米。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每天7兄弟就拿著水桶早早地排在最前面取水煮飯洗澡。一分錢兩大桶水,要兩個孩子一起扛才扛得動。“每次取水的時候,一個老婆婆就會搬一張小凳子坐在旁邊收錢,已成了習慣。”崔先生說。這裏地方雖小,但是治安很好,白天睡覺家家戶戶都不用關門。

  幾兄弟最喜歡玩水,小時候幾個兄弟特別調皮,每次水浸街的時候就變成了潑水節。一出現水浸街,幾兄弟就拿著木桶互相潑水。“大人忙著清理的時候,我們就坐進木盆裏當碰碰船,一下子把另外一個撞翻。”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家家戶戶安裝了自來水,恩甯路的河湧也蓋上了石板,童年戲水的情景成為上一輩恩甯路居民獨有的記憶。

  ●西關美食:一出家門就可吃到粥粉面飯

  無論是現在在恩甯路住的還是離開了恩甯路的居民,都有一種割捨不了的西關情結。經過馮大叔的家門時,他正光著膀子,舒適地躺在家門口的籐椅上乘涼。馮大叔的子女都搬到其他地方去了,但他與妻子卻願意窩在這間小平屋裏。馮大叔說:“捨不得恩甯路老房子最主要的原因是習慣了這裏的生活飲食,在恩甯路,聚集了所有西關最地道的美食,走出家門,拐個路口,粥粉面飯,什麼都可以品嘗得到。”

  在恩甯路大街背後的多寶坊14號之五有一間老房子,裏面飄來陣陣藥材的香氣。記者來到時,梁伯正在嫺熟地為老街坊調配中藥。正在接受診斷的林先生和女兒特意從同德圍坐了兩個小時車過來尋找梁伯。梁伯今年已經75歲,賣涼茶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在他這裏沒有現成配製好的涼茶,如果你想在這買包涼茶回家煲,可要經過他的現場“診斷”才行。

  “聽說恩甯路要拆遷,我家裏的電話都被打爆了。”梁伯說,“許多街坊都擔心以後找不到我,喝不到我親手配製的涼茶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