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2 16:21:28  


  由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日前揭曉,在這次評選公佈的41個鎮中,廣東省有3個,其中陸豐市碣石鎮榜上有名。授牌儀式於6月9日在北京舉行,碣石鎮作為省唯一代表參加授牌儀式並領回榮譽牌。

  碣石,古稱石橋場,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便已在這一帶生息繁衍。唐元和末年,置石橋鹽場,負責海豐全縣鹽務(其時海豐行政區域包括今汕尾市全境及惠來、揭西、惠東部分地區),由官方配鹽,商人販運。北宋中期以後,便有遷客騷人駐足,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明朝建立之初,因海患把全國180萬軍隊定為衛、所駐軍,5600人為衛、1200人為千戶所、120人為百戶所,後因倭害嚴重,又增碣石、神電等24衛。據《大清統一志》載,碣石衛置於洪武二十二年,轄中、左、右、前、後5個內所及甲子、捷勝、平海、海豐4個千戶所,內5所旗軍共5600人,全衛旗軍10100餘人,相當於現在一個軍的建制,是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的大衛。

  1394年,都指揮花茂建碣石衛城,“城高二丈,厚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二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樓下辟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民族英雄劉永福曾兩度出任碣石總兵。碣石是個經貿活躍繁榮的海防重鎮,但畢竟遠離海豐縣城約八九十公里,在交通落後時期,行政管理很不方便。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同意設立惠州海防軍民同知,駐碣石衛城,對軍民實行統一管理。兩年後,析海豐縣東部三都設陸豐縣,碣石納入陸豐版圖至今。屯田制使不少下級軍官和士兵定居碣石,加上移民,碣石逐漸發展成明清時期粵東沿海官兵民眾混雜、商賈經貿活躍的大都市。

  衛的設立,使中原文化、軍旅文化、宗教文化等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滲透交融,促進了碣石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明朝便建起了“桂林”、“清平”兩書院和石橋場社學,培養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其中明朝嘉靖年間進士李實,官至南京都察禦史;盧緞、盧恩祖孫兩代都曾出任過兵部主事;清代出過福建省水師提督程恩高、廣東虎門提督溫賢、山東登州總兵曾逢年、江蘇狼山總兵泊承升,“四大人”而傳為佳話。該鎮境內文物古跡星羅棋佈,有古遺址、古建築、摩崖石刻、匾額等,尤以古建築著稱,其中玄武山元山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間藝術多姿多彩,戲曲、遊藝、音樂、工藝、美術、文學等,頗具地方特色。

  1996年,該鎮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為了更好地保護碣石這些優秀的文化資源,進一步弘揚衛城古鎮的歷史文化和優良傳統,促進碣石文化事業再上新臺階,從2005年開始,該鎮認真組織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工作,抽調骨幹人員組成專門機構,認真編寫資料,集中精力組織申報,並請歷史文化專家學者到該鎮進行考察、評議、論證。(來源:潮汕風情網)

CNML格式】 【 】 【打 印】